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冷思考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2-1-6 11:33:52 |
|
|
随着“校校通”工程的推进,当前我国不少中小学的硬件设施已经有厂很人的改善。无论是学校的电脑台数还是拥有校园网的学校数量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在少数发达地区,多媒体计算机、大屏幕投影设备和网络已经进入了每一间教室。当前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是:怎样认识教育的信息化?学校电脑拥有率的增长与校园网的开通是否标志教育实现了信息化?在信息技术已改善了中小学的教学环境的地区,这些技术是否披有效地使用了,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究竟起多大作用?我们认为,对此需要冷静的思考和负责任的讨论,不能用硬件作为衡量教育信息化的惟一标准。
以下我们提出一些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
恰当地估计网络对基础教育的影响
发展网络教育首先必须考虑教育的网络需求。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网络需求是什么?网络教育与当前学校教育有怎样的关系?考虑清楚以上问题,才能恰当地估计网络对基础教育的影响。
我们认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有两个特点,一是发展极不平衡,二是处于深刻变革之中。发展网络教育应该考虑以上特点,确定基本用户及其网络教育的需求。
所谓发展极不平衡,是指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教育资源的占有、办学经验与师资水平上,最终反映在教育教学质量上.缩小这种差距应该成为发展网络教育的关注点。
所谓基础教育处于深刻变革之中,是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这其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观念和教学评价与过去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从2001年开始已经在部分地区进行了义务教育阶段新教材的实验,2002年将要出台高中阶段课程标准,并正组织力量着手编写新教材。按教育部的计划,我国到2005年所有的中小学都要进入新课程系列。这同样给网络教育提出一个新问题,那就是如何使广大教师适应这个新变化。
由此看来,网络对基础教育的推进作用将是巨大的。一方面,利用网络的优势可以整合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这对解决教育发展极不平衡的矛盾是一个经济可行的良策。网络极大地改变了教育环境,使原来相对封闭的学校变得开放了,教师原来在某种程度上只是个体手工业劳动者的单干方式改变了。另一方面,利用网络的优势可以最快地传播教育的新理念,解读新教材,交流教育改革的新进展。为正在经历深刻变革的基础教育提供最理想的技术支撑。
根据这种需求分析,我们认为网络教育的基本用户首先是教师。鉴于教师的职业特点,接受继续教育已经成为新世纪教师的一种自觉需求,而他们又不可能长期离开自己所教的学生脱产进修,网上学习与网上交流正好能满足教师当前的需求。不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却能解决现实问题。发展基于满足广大教师现实需求的网络教育,应该能有效地提高广大地区的教学质量,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让网络教育满足学生需求相对困难得多。一方面,不能设想用网络教育代替学校的正常教学,即使是名师也不可能借助于网络教好存在千差万别的所有学生。理由很简单:一是网络交流不能代替面对面的师生交流:二是在教师不了解学生个体的情况下不可能作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但是我们认为可以开放计算机教室,把网络教育作为学校课堂教学的补充,同时开展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实验。
我们不同意“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必须在多媒体与网络的环境中进行”的提法,并没有否定网络对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作用,而是说要根据我国国情,理清在中小学发展网络教育的思路。
恰当地估计多媒体计算机
对教学的影响
多媒体计算机在教学中的优势在于,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多媒体计算机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能立即进行反馈。这样一种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
其实,电影、电视、VCD等都是多媒体,只是少了计算机具有的人机交互性。一项技术要能成功地运用在教学中,必须设身处地为一线教师考虑该项技术的可操作性及实际效果。把多媒体计算机用于教学,重要的问题在于教学过程不仅是提供刺激,而是组织起充实的教[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化学: 教研——化学教学的生命 下一个化学: 化学素质教育研究的十大问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