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素质教育研究的十大问题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2-1-6 11:33:53 |
|
|
素质教育是为了适应全球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迅猛发展,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而提出的一种崭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家进一步将素质教育推向教育改革的第一线,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使素质教育成为历史的必然。化学教育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在化学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研究,乃当务之急。只有深入研究化学素质教育,探索化学素质教育的真谛,才能大幅度地提高化学教育水平,培养出高素质的化学人才,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化学素质教育的本质
化学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化学教育中的结果,是化学教育在教育理论、教育实践、教育方法上的一种升华。目前,纵观化学教育方面有关化学素质的观点,似乎还未形成一种系统的科学体系,还停留在对化学教育具体问题的表述方面。笔者认为,化学素质教育的本质应是在化学教育领域形成的独特的知识成分。它与具体理论相比,具有科学性、总结性、抽象性、稳定性和理念性等特点。在由经验陈述(外部层)、具体理论(中间层)和科学观念(核心层)所形成的化学素质教育知识框架中,只有核心层才是化学素质教育的本质所在,才能为化学素质教育的研究和发展奠定科学的思维框架和行为准则,才能促使理论的升华和发展。
二、化学素质教育的内容
素质教育是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经过教育的陶冶,使身心得到统一发展,即合理激发学生的外在和内在潜力,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化学素质教育是素质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即子系统,必须具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但是其独有的内容是什么,这就是我们所应考虑的问题,任何一门学科在大前提一致的情况下,都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到内涵。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门重要学科,所以化学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能够掌握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这种理论和技能,亲自探索和解决世界上与化学有关的方方面面问题的人才。怎样培养这种人才?这就是化学素质教育所回答的问题。从宏观方面来看,政府行为、政策向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经济的全球一体化、教育体制、教育方针、教育方式、教育水平、师资结构及数量都与化学素质教育有关。宏观上影响化学素质教育的因素,实际上构成了一种外部环境,一种氛围,一种气候,这实际上就是决定化学素质教育是否能健康发展的外部条件。另外,从微观方面来看,化学教学大纲、化学教材、化学教师、化学教学方法、化学教育思想、化学实验、学生成绩的考核方法、化学能力和非智力能力(兴趣、情感、意志、态度等)的培养、化学与社会等方面,都是化学素质教育应该着重研究的内容。只有对这些内容深入细致地进行研究,才能真正实施化学素质教育。
三、化学素质教育的标志
如何判定化学教育是实施化学素质教育?笔者认为应有如下几点:
①化学教育理论和思想应具有科学的反传统化学教育的观念,即从被动认知转型到主动认知,从书本认知转型到实验书本认知,从一元认知转型到多元认知,这才是化学素质教育潜在性的标志。
②化学教育不再单一地将对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认知作为教育的唯一目的,而是寓教于德、寓教于行,培养出的是具有爱国主义思想、具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能够密切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异同于传统的化学人才。从学生的学习成绩、论文及工作以后的实际才能表现都可以看到这一点。因此,这是化学素质教育的现实性或完成性标志。
③化学教育不但育智,而且育身心。将化学置身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有机结合之中,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世界也是一种美的世界,是一种特殊的情感世界,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促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成为心理健全,身体健康,智力发达,能力突出的人才。这也是一种现实性标志。
无论是潜在性标志,还是现实性标志,两者都是缺一不可的,是表示化学素质教育的标志,是化学教育现代与传统的分水岭。
四、化学素质教育的阶段
从传统教育过渡到素质教育,同历史上的变革一样,都要经过一个复杂的变革过程。化学素质教育的变革阶段,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产生阶段、发展阶段及成熟阶段。
20世纪末期,是化学素质教育的产生阶段。从现有的化学文献资料分析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主要是针对化学教师、化学教材、课堂教学等化学教育环节,引进素质教育,培育自身的素质教育,具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特点。产生阶段的理念还有模糊性,其理论形态还很粗糙。
发展阶段是化学素质[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化学: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冷思考 下一个化学: 谈谈中学化学课堂的教学机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