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化学教育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2-1-13 17:09:28 |
|
|
柏拉图最得意的弟子当属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3),他是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几乎影响了两千年间所有的思想家。在逻辑学、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和人文学等方面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在化学方面,他提出的“四原性说”和“四元素”说一直延续到18世纪末期。所谓“四元素说”认为万物由四种元素即土、水、气、火组成,且他们是永恒存在的。既不能产生,也不能消灭。“四原性说”指这四种元素具有可被人感知的两两对立的性质。如土包括冷和干的性质,水包括冷和湿的性质。这一学说成为炼金术的主要指导思想。认为只要改变物质中的四原性的比例,就能使普通金属变为金。
火
热干
气土
湿冷
水
★关于炼金术:16世纪英国哲人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Bacon1561—1626)曾经就炼金术对科学的贡献做出了一个公正合理的评价:
炼金术可以比喻为《伊索寓言》的一位老人,在他临死的时候,他告诉自己的儿子们说,他在葡萄园里埋下了许多黄金留给他们,儿子们把葡萄树四周都挖了一遍,并没有发现金子,可树根四周的青苔和杂草被他们除去了,结果第二年,长成了满园的好葡萄。同样,炼金术士们寻找黄金的苦心和毅力,已使他们的后人获得许多有用的发明和有益的实验,并间接地促使化学走上光明的大路。因此,恩格斯称炼金术为化学的原始形式。
古代化学教育的特点:
第一、古代化学教育是迄今化学教育史上时间跨度最长的一个时期。从水平上看,她又是迄今化学教育水平最低的一个时期。从地位来看,它是人类化学教育之母,正是从古代化学教育经中世纪化学教育的过渡,而孕育了近代化学教育。
第二、古代化学教育主要是非形式化教育,即在学校之外实施的教育,采用师傅带徒弟的办法,包括家庭教育、行会教育、作坊教育等形式。言传身教式的原始化学教育存在很多弊端表现在:1.传授范围有限不利于化学知识的传播,妨碍了化学和生产的发展;2.限于一家之见,缺乏交流,显得保守而难于有新的突破;3.保密不公开、不借助文字的传授方式,易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冲击,最终导致化学工艺发明的失传和化学规律的重复认识与发现;同时还为后人了解当时的化学发展及化学教育带来困难。言传身教式的古代化学教育比同期的宗教伦理、语文、音乐、历史等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要落后,甚至也比属同一部类的数学、天文、地理、力学等自然科学的教育要落后,也无法与医学这类实用专科教育相媲美。古代化学教育基本与学校教育相脱节。
第三、古代化学教育虽然可分为实用化学教育和理论化学教育,但主要是工匠阶层的实用化学教育。这种非学校化的实用化学教育一方面使化学教育一开始就与人类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与生产劳动实际相结合,从做中学,在学中做,注重经验知识的传授与学习;另一方面,使化学教育带有很多局限性,如保守性、不易交流与发展,易受外在的主客观因素的冲击等。实用化学教育与理论化学教育的长期分离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化学教育的进步。
第四、古代理论化学教育主要是由自然哲学家来把持,并且大多是在他们主持的高等学园中进行。尽管这些所谓的化学理论比起实用化学具有较高的抽象性、概括性,但通常是依附于这些理论来而存在,是由直观猜测而提出来的,因此,理论化学家往往脱离实际,与实际化学过程相去甚远,很难产生现实的社会价值。
第五、古代化学教育在炼金术时期达到它的巅峰期,炼金术是古代化学发展的最高形式。它使理论化学教育和实用化学教育第一次获得统一。使化学教育扩大了影响范围,发挥了更多的社会效益。在这种化学教育过程中,炼金术士既是熟知各种化学理论的学者,又是掌握着丰富的操作经验和技术的技师;既是老师又是研究者。作为弟子既是学生又是化学活动和研究的直接参加者,同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去掌握化学知识。
第六、古代化学教育经历了从师徒口授、言传身教、到利用文字符号和书面材料进行化学知识传授的过程。这个过程的转变对化学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使得化学教育提高了学术品位,为化学教育步入学校之门提供了必要条件。
第七、从古代化学的兴衰史可以看出,化学教育的发展从一开始就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包括社会的发达程度,社会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化学: 化学“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与研究 下一个化学: 水、饮用水、离子水——你知道多少?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