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教材对培养学生兴趣的几点措施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2-6-15 12:24:00 |
|
|
到一个警示的作用。师生共同合作实验能体现师生间的亲密、平等、合作关系,增进师生间的感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力和个性,依据具体情况,灵活安排实验,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有新意,有兴奋感。只有兴奋性脑力劳动,才会使学习过程本身出现美妙的境界,这种境界能使学习者产生无穷乐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在发展中愉快地学习。
(2)新教材注重科学探究,精心设计了以实验为主要呈现形式的“活动与探究”部分,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有对较抽象理论、概念认识理解的探究活动。如:催化剂概念,质量守恒定律,金属活动性顺序,分子运动等;也有对学生十分熟悉的生活现象进行的探究活动。如: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的探究,金属的腐蚀和保护等。还有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探究内容,如: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用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制酸碱指示剂等,都颇具新意,深受学生的欢迎。这些探究活动围绕主题,紧紧结合教材内容,既注重探究的科学性,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教育,又注重探究内容的价值和有效性,同时使探究内容尽量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化学的魅力和价值,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实践证明,用学生亲身体验、探究而得来的知识激发学生,是使学生学有兴趣、乐学不倦的根本途径。教师不仅仅只是把学生领进知识的殿堂,还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某个结论或定律产生的科学过程,充分展示科学探究历程所带来的世界进步和发展的魅力,让学生感到探究知识的奥秘不只有艰辛也有无穷的乐趣:它可以解决实际问题,可以给人类带来更好的生活。等到学生愿意并且能够自主提出知识中的问题,设计探求知识中的原理时,他们的兴趣才有持久性并且具有一定的创新、创造意义了。这才是我们教学中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
4.新教材在习题内容上有较大的变化,而且一改过去只在纸上作答的传统习惯,编入了许多联系生活实际的探究活动、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去完成的作业等。如:小组合作实地调查研究大家都非常关心的空气质量、水的污染情况,通过学到的知识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形成小论文;上网查找资料了解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拓展性知识和最新科技动态;通过家庭小实验认识周围生活用品的有关知识,自制简易净水器,收集各种包装袋学会看懂配料表或成分表的内容等。这些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课题,他们乐于接受这样的任务,态度认真,积极性高。我所教的一位化学成绩很一般的学生,因对上课所讲的干冰非常感兴趣,自己主动上网查找各种资料,撰写了一篇关于干冰的小论文,还配了些下载的图片,论文涵盖的知识远远超出了教师在课堂上所能传授的知识,甚至有些知识是我在看了他的小论文后才知道的,令我深受鼓舞。
新教材的变革使人耳目一新,它的实施给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教师的教学观念变了,教师更加关心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发展需要,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更强调学习过程的体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持久,学习的方式更加多样,能力得到加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化学: 公路上的积雪为什么可用食盐来消除? 下一个化学: 初中化学用语中错别字浅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