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2-7-3 12:08:39 |
|
|
动手操作、探寻结果,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重要环节。在该环节中,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研究方案进行操作和实验论证,并不断加以调整,直至最终完成研究计划;教师作为助手,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帮助,如果学生偏离研究方向则及时加以引导,辅助学生完成探究。这样的训练不仅有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学生在试误、更正、成功的探究过程中磨练其探求的意志。在探究结束后,学生应详细地将探究过程和结果记录整理,养成求实的态度。实践过程中落实对于探究过程和结果的记录,能有效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加深对科学现象的理解,使学生的思维更富有逻辑性,还能培养学生求实的科学精神与严谨的科学态度。
例如,在学习“中和反应”时,做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的实验。在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再用滴管慢慢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实验中,要求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详实的记录。在实际操作中,刚开始滴入盐酸时一段时间内溶液没有出现明显颜色变化,部分同学缺乏耐心,急于求成,于是不再遵守“慢慢的、逐滴滴加”的操作要求,一滴管的稀盐酸一次性的快速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于是出现了溶液颜色迅速变为无色的结果。并且自己意识不到操作中出现了问题,实际上有可能是盐酸过量了。这时,就要引导学生对反应后所得溶液进行进一步的探究,以确定酸碱是否恰好完全中和。通过对后续试验的进一步探究,学生更容易对实验进行反思,反思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反思实验严谨性等,从而养成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的精神和态度。
李政道说过:“实验教学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有位教育家说:“我们会掌握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15%,但亲身经历内容的80%”。转变学习方式,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勇于创新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需要我们教师在日复一日的教学中有意识的加以引导和培养,化学实验永远是值得我们教育者认真研究的教学形式。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化学: 分层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探索 下一个化学: 如何上好第一节化学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