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男孩成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最年轻会士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2-7-10 13:31:59 |
|
|
23岁男孩成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最年轻会士没上过幼儿园,没参加过任何兴趣班、培训班,没参加过奥林匹克竞赛,却是中考状元、保送北京大学,本科后直升博士,并刚刚成为享誉中外的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最年轻的会士。一个23岁青年的成长史,却写出一个又一个惊叹号。
“这是一篇令人着迷的论文”
6月15日,北京大学的官方微博“北京大学招生办(微博)”发布了一条微博,专门介绍了一位杭州男生:“有这样一名中国大学的本科生,本科四年期间,发表第一作者论文27篇,其中SCI与EI论文7篇。一年后,他到英国牛津大学读博士,又发表了3篇SCI期刊论文,后入选英国皇家天文学会会士。这位出色的青年叫张维加,是北大元培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
对这位青年会士的出色未来,其实早在两年前就已有人预言。2010年,当时只有21岁的北大青年张维加课题的一项工作成果刊登于《科学通报》上,这也是唯一一个由张维加自己领导的课题组。哈佛大学该领域专家WillieSoon教授专门发来邮件评论这篇论文的贡献和意义,并在邮件中称:“十亿个人中才能出现一个张维加……在不久的将来,人们会意识到这一点。”
该论文发表后不久,国际有限元研究的领军人物、捷克科学院的MichalKrizek院士通过中科院的林群院士寻找张维加,并邀请张维加赴捷克演讲。
2011年3月,张维加发表EuropeanPhysicalJournal(《欧洲物理杂志》)封面文章,文章指出由于地球内部的核幔耦合,地球远古曾经出现过自转加速的现象。该领域的领军人物Dr.RichardHolme称:“这是一篇令人着迷的论文,其结果本身的美丽即使最后被证明是错误的,也依然是让人着迷!”
在张维加的成长轨迹中,当下家长(微博)们信奉的“课堂教育+辅导班教育”的双轨制学习方式和车轮式学习节奏从来没有过。如果张维加的学习轨迹也是双规制,那么除了课堂教育,他的另一个轨迹就是兴趣!
张维加的母校杭州二中校长叶翠微说,“钱学森之问”一直是中国教育之痛,我们办教育应该回到原点、回归理性。目前存在的教育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育的过度。而张维加的成长轨迹是否能令广大教育工作者思考,少谈一些分数、竞赛,多关注孩子的天性、兴趣。
“其实他就是个普通孩子”
张维加出生在杭州一个普通人家,母亲是中学老师,父亲是电脑工程师。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张维加从小阅读兴趣广泛,历史、地理、科学、文学等都有所涉及。
“站阳台,看月亮,月亮笑,我也笑”,这是张维加小学一年级时写的诗。“儿子读书多,需要表达,生气会写,高兴也写。‘诗兴大发’时,会拿着毛笔蘸墨水在墙上写,从小学到初中都这样。”张维加的妈妈说。
从小学到大学,张维加写了几百首诗,由于知识面广,他写的一些诗甚至连当语文老师的妈妈都读不懂。
父亲常对他说,你的脑筋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我这是鼓励他,我知道,其实他就是个普通孩子。”他父亲解释道。
初中时,张维加的卧室挂着一张世界地图。一天,他很认真地跟妈妈讲:“北极和南极可以拼起来啊,可以拼得天衣无缝。”张妈妈起先并不以为然,但后来许多媒体播出了大陆漂移说的探索后,张妈妈才忽然觉得,也许这个孩子真的跟别的孩子不一样。
小学和初中的时候,身边的同事朋友开始给孩子挑学校,张妈妈却没有择校,让张维加“就近入学”。
每到升学考试前夕,家长们处于“集体焦虑症”最严重的时期,培训班、辅导班则成为这种焦虑理所当然的出口。张妈妈却说:“我们根本就没有考虑过。他有自己的小天地,我们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爱好。”
回顾儿子的成长史,张妈妈总结自己的“教子有方”:家长要明白,孩子除了是自己的宝贝,还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一个有思想、有梦想、有个性、对未来有自己期许的独立于家长之外的人;一定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可以读书的氛围,家长要首先多读书;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凡事听听孩子的意见和想法;创造一个宽容和民主的家庭环境,父母可以是孩子的长辈、朋友,甚至可以是孩子的学生;尊重孩子每一个成长阶段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特点。
“我最大的安慰就是看到张维加这样的‘风车’”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化学: 北大清华首开飞行员班条件严格报名火爆 下一个化学: 异地高考方案应尽快公布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