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化学与环境关系非常密切,我们化学教师可以通过化学 教育 手段,让保护环境意识深入到每个受教育孩子的心灵。本文拟从“结合教材内容”方面阐述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环境保护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人口、能源、环境)之 一,因为环境是跟人类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地球只有一个,地球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能否继续生存下去的问题。环境意识已成为当代人类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 的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形势比较严峻,特别是二十多年来 工业 迅猛 发展 ,更是使中国的环境雪上加霜,解决环境问题刻不容缓。因此,作为教师我们更是责无旁贷。而所有学科中与环保关系最密切的当属化学,所以寓环境保护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是每一位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我们中学化学教学中,我们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将环保知识的内容渗透进去。
一、在教学中以课本为依据,即时地理顺、强调化学与环保的关系在教学进程中,当讲到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如:氧气、二氧化碳、水资源、酸雨、能源问题、酸碱盐、农药和化肥、金属的冶炼、煤、石油等内容时,就应及时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教学中强调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明白,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在教学中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介绍一些实例来加深印象,拓宽视野。
例如专题五单元3《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师在讲授该部分内容时,就应给学生讲清煤、石油等化学燃料的燃烧可以生成含硫化合物、碳的氧化物、含氮化合物等大气污染物。通过CO2 的性质等内容近而介绍温室效应对环境的影响。介绍SO2、CO的产生、特性及对人类的危害,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讲解如何避免SO2、CO的产生及SO2、CO中毒后如何处理等。并由SO2的特性讲解“酸雨”这种污染物的形成及危害。对于大气污染中的另一“杀手”——光化学烟雾,可以适当的加以介绍。
二、教师可结合本地情况,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开展环保方面的研究性课题例如:燃料使用及其污染,干电池污染,本地区主要工业污染源及其污染物的处理调查等。
1、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合实际情况,使学生了解书本以外的环保知识。
2、实例和理论相结合。
在授课时我们可列举一些因环境污染而造成事故的实例,认识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比如,列举远的如“世界上着名的八大公害”。近的如“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海湾战争”等,大范围的到外国、外省、外地区,小范围的到本省本地区、本乡甚至本校。特别是自己身边的示例更能使学生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心。再增加一些具体数据,比如每年全世界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硫约有一亿五千万吨,产生的工业废渣超过30亿吨,排放的废水约6000-7000亿吨,给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我国农业因遭受酸雨而每年损失达15亿元等,使学生对环保知识学习既见“森林”又见“树木”,既生动又能激发兴趣,印象至深,再对照结合课本内容,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树立起强烈的环境意识。当然在补充介绍这些内容、实例时,要注意体现常识性,不要超越学生的可接受性,适可而止。
3、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探讨对环境污染的防范和治理。
例如,结合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的回收处理,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思考:在生产和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硫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废气,为了不使它们扩散到大气中去,你用什么方法将它们分别除去?又怎样利用这些废气制得有用的化工产品?在组织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最后归纳为:对于酸性物质,一般可用碱溶液吸收或制成相应的化工产品(如NO、NO2、可用NaOH溶液吸收);同理碱性物质通常就用酸液来吸收(如NH3用浓H2SO4吸收); 某些有毒物可使它转化为沉淀或可溶物 (如 H2S可通入CuSO4溶液中,转化为CuS沉淀)等等。这样使学生掌握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的简单原理,使他们明白,既要消除污染,又要使废物得到充分利用,变废为宝。 又如教师在讲解保护水资源过程中,适时地渗透环保的知识,如地球上水的总量,淡水的总量,可用淡水的总量,我国人均可用淡水的总量,水体污染的状况,家乡水资源情况和受污染的程度等等,一串串的数字,活生生的例子,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并要求学生思考:如何预防和治理水体污染?通过哪些途径可以改善水质,保护水资源?均能收到良好效果。
4、结合平时作业,单元练习,单元测验,在不偏离教材和大纲要求的前提下,穿插安排除杂质气体,提纯溶液和消除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思考题、习题,以便巩固保护环境的知识。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