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为化学教学树立了新理念、提出了新要求,化学教学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教师应积极、迅速地理解新的化学课程理念,反思传统的教学弊病,建立起新的化学教学观,顺应改革的大潮,为社会主义经济可持续发展培养合格的生力军。
通过化学课程教学,要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能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同时,使学生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挑战时,能做出更理智、科学的决策。确立了崭新的理念,在课程目标上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在化学学习的内容上强调学习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的新知识和问题;在化学学习的方式上,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成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要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教学评价体系,要充分考虑和大力推进现代信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学生应成为化学知识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化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目前,“落实新课标、树立新观念、改进教学法”的新一轮教学改革已经开始贯彻和实施。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误区应引起我们的正视。在新旧教学思想交替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活”而不“实”的倾向。反映在教学方式和教材处理上,课堂教学仍以教师的演讲、提问、解说为主要形式,有的教师由于缺乏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刻认识和理解,将课堂教学由传统的“满堂灌”变成现实的“满堂问”。新课程提倡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强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了体现自主学习的新理念,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有的教师悄悄地退出教学的主导地位,对学生学习化学的态度、情感关注少,学生说到哪,教师就跟到哪;学生汇报什么,教师就教什么。为了让学生自主,教师没了主见,缺乏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引导与培养,教学无主次,不能正确把握教材的价值取向。有的甚至退出了教学的舞台,成了一名旁观者,把自主学习异化为放任自流,实属新版的“放羊式”。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而,化学教学离不开我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实施生活化教学。有的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基本上仍是以课堂、书本为中心,对书本知识、运算和推理技能关注较多,不能充分衔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历,从中提炼问题或获得学习经验,难以落实新课标的含义,也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课标指引下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由此,应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基于这样的理念,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树立起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化学教学不仅要关注知识技能的掌握,也要关注情感态度的培养,即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化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化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的功能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化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化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化学活动经验。(1)提高教师引导能力。尽管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历与知识基础,但他们学习的更多的是人类文明的间接经验;尽管他们在学习上处于主体的地位,但这并不能削弱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反而对教师的组织、引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一些约定俗成的间接经验,让学生自己探索会事倍功半,而教师只要适当引导即可解决。(2)运用实践操作。学生的思维形成在很大层面上借助于间接经验与直观感受,有时简单的操作与实践经历即可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化学。因此,教师应善于组织学生多进行实践活动。(3)鼓励自主探究。学习过程是一个对外界知识的内化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非常重要。自主探究作为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应充分鼓励学生加以运用。教师如能放手让学生深入的思考试验,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并将使学生更为自主有效地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构建其良好的知识结构。(4)提倡合作交流。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合作交流的过程,教师应处理好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关系,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多利用小组学习、活动、游戏等方式,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这样做,一方面能促进学习更为高效,另一方面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合作的习惯、交流的能力,更好地推动学生发展。
总之,只要我们认真领会和贯彻新的课程理念,深入研究教学策略和方法,摒弃传统的评价标准,去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素质教育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