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概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运动,特别是受到行为科学和实用主义哲学影响的美国教学效能运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根本目标,有效教学也就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了。这一概念一出现,立刻引起世界各国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和研究。
目前,我国有效教学典型研究大体上可分为基础性和发展性两个维度。基础性包括是否能把握教学内容和定位;是否注重个体差异;教师的表达是否清晰;是否有效地使用教育资源。发展性包括:是否灵活运用、选择和编制教学计划;是否通过启发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能否体现互动和开发的要求,教师是否尊重学生,唤起学生的自律意识,能否容许学生个体专长的课外开放;是否具有科学思维和创造性。
有效教学的发展性已成为教育界研究和探索的主旋律。
一、有效教学的涵义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1]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有效果。有效果是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逾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
(二)有效率。教学活动是一种精神性生产活动,教学效率可表达为: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效果)/教学投入=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
(三)有效益。有效益是指教学收益,教学活动的价值实现。
二、传统教学中影响有效教学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教师的教学观和学生观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单项培养活动。具体表现为:1.以教学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教学关系成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就变成了“单边活动”;2.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教支配和控制学,学生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2](115-118)从而大大削弱了教学的效果。
(二)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教学中教师始终处于领导地位,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提倡举一反三,加强巩固练习,大搞“题海战术”,学生始终处于从属被动的地位,听从于教师的教诲,被动学习,机械练习,为完成作业而完成学习。表面上学生的学习时间很多,即绝对时间较多,而学生真正主动学习的时间较少,即相对时间较少,或几乎没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很大的限制。
教师重视学科本身而轻视学生的发展,学科中心课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根深蒂固。教师过分强调学科的独立性和重要性,涉及知识的系统性,把学科凌驾于教育事业之上,凌驾于学生之上,学科教育、课堂教学成为促进学科发展,培养学科后备人才的手段,学科成为中心,成为目的,成为英才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学内容上,教师本着“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不教”的思想,导致教学效能底下,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
教学目标关注学生的认识,轻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受传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教学始终把反复学习、反复训练的方式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教学过程单纯重视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苦,学生的积极性很难调动,课堂学生参与率低,造成教学效率低下,甚至无效。
教师重视结论教学而轻视过程教学,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的条文背诵,一切都是现成的结论、现成的论证、现成的说明、现成的讲解,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发展,没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没有知识形成过程的体验,造成学生重学会,轻会学,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难以培养。
三、新课程理念下对有效教学的合理性建构
(一)师生交流互动是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
交流互动是主体间的相互联系与能动的反映,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与学生彼此间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3](246-247)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彼此间分享思维、经验和知识,彼此交流情感、体验,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求得了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以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目标。
1.“互动”是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交流”互动。“交流”不是形式上的交流,而是师生间相互理解与交流的“主体间性”的打造,是师与生,师生与教材间的双向理解、问题解决的活动,是形成共识的共创共生活动。教学中的有效交流要体现“三个有效”,即尊重客观事物的真理性,社会规律的正当性和“捧一颗心来”的真诚性,课堂教学强调时空共有,内容共创,意义共生,成功共享。
2.互动的多元性与教育性。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是多元的,是多情况、多内容、多难度、多形成的互动体。在情境上既有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还有融洽和谐的人文环境,发人深省的问题背景;内容上不仅是课本知识的学习,还有生活经验的积淀,生命意义的领悟;师生关系上,既有师与生,还有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个体与群体,师生与教材之间的对话与沟通。
(二)学生是发展的、具有独特和独立意义的人[2](120-122)
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自身发展是有规律的。为强化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熟悉并掌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发展的特点,并根据学生自身发展的阶段性和规律性安排教学活动,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另外,学生的发展有巨大的潜能,教师应相信每个学生的确都潜藏着巨大的发展能量,坚信每个学生都可以积极成长,有培养前途,可以获得成功。同时,还要承认,处在发展中的学生,有个性差异性,肯定有许多不足之处,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均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到解决。
学生是独特的人。首先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学生不是单纯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人。有效教学活动中,还学生一个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力量的舞台。其次是每个学生都有独特性,学生由于受不同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家庭条件的影响,从而形成独特的心理世界,正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均有自己的思想、性格、意愿、好恶、情感、价值取向和知识基础,教师只能激发学生自主读书,自主感受事务,自主观察、分析及思考,自主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三)“以学论教”,全面改进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拓展学生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能,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接纳,民主、平等、协调的师生关系。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参与者,一方面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把教学视为学生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活动,主动建构学习的过程;另一方面,“以活动促发展,[3](355-358)以效益促效果”“以学论教”,创设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师生共创共生、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使整个教学过程自始至终充满主动学习的气息,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与交往中获取知识与技能,在平等尊重的气氛中形成完美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
教师的教学是课程的创设与开发。教学与课程的关系中,课程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课程理念决定教学理念,教师与学生均处在课程中,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建者,他们共同参与积极开发,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的过程。
教师以研究者的心态致力于教学中。“行动研究”是以行动而进行的研究,是在行动中的研究,在研究中的行动,是对行动的研究。教师在有效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极的经验进行总结,建构理解与反思间的对话,使其形成规范性的认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过程教学、强化学生体验。[4]过程教学包括知识发生过程和知识发展过程的教学。知识发生过程教学是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结论,知识发展过程教学是在结论的指导下的运用,两个阶段缺一不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建立充足的感性认识,提供有结构的研究素材,概括上升,抽象出概念,适时强化,通过复试练习和建构型复习,促使学生多角度审视结论,并把结论纳入认识结论中使之内化,并为下次新授课做铺垫。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