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日本培养出不易引发排异反应的万能细胞
  • 俄成功发射一颗阿拉伯通信卫星
  • 视网膜细胞移植有望使盲人重见天日
  • 杜邦公司玉米汽油明年面世
  •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实验系统研成
  • 第三军医大新技术让视力矫正免于角膜移植
  • 中国石化首口鱼骨状水平分支井投产
  • 海水提纯新突破 有望帮助解决世界缺水问题
  • 最新科学发现:专家称所谓铜臭味并不存在
  • 大港油田环氧—聚氨酯防腐科研项目成功应用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前沿科技 >>前沿信息

    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上海药物所最新科研进展(图)<%=id%>

    http://www.cas.ac.cn/uploadfiles/gif/2006/11/10/134935.gif" width=300 border=0>
    ... 中国科学院网2006年11月10日报道.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发现与设计中心蒋华良研究员带领研究生张健等对葡萄糖激酶进行大规模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对葡萄糖激酶激动剂作用原理与其自调节变构酶的机制进行深入系统的阐述。通过对葡萄糖激酶野生型和多种关键突变体在水溶液的多次分子动力学模拟(~30条轨迹),不仅第一次在原子水平上解释了葡萄糖激酶激动剂作用原理,而且通过势能面扫描和同源分析,发现了三个葡萄糖激酶自调节变构的三个关键过渡态。葡萄糖激酶从闭合的激活状态经过三个关键过渡态最终到达超打开的非活性状态是其作为自身调节性变构酶的本质原因。葡萄糖激酶过渡态的机制合理地解释了当前临床常见的突变型病人的特征。根据这个机制,研究人员对葡萄糖激酶过渡态上的五个关键氨基酸进行了合理的预测,提出在第二个过渡态上的氨基酸突变会加速葡萄糖激酶的失活过程。这些预测被进一步的突变试验和酶动力学分析所证实。葡萄糖激酶激动剂作用原理以及其在水溶液中的自身变构转变的关键因素分析,为阐述葡萄糖激酶在体内通过自身构象变化调节血糖水平的作用机理以及葡萄糖激酶激动剂的设计奠定了基础,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
    ... 目前,上海药物所的科研人员正根据葡萄糖激酶理论模拟结果,进行抗Ⅱ型糖尿病新药的设计。
    ... 葡萄糖激酶(Glucokinase)是调节血液中葡萄糖水平的重要酶,主要分布于肝细胞和胰岛细胞中。在正常生理条件下,葡萄糖激酶主要作用是监控血中的葡萄糖水平。当血中的葡萄糖水平升高时,葡萄糖激酶可以通过两条途径降低血糖水平:一方面胰岛细胞中的葡萄糖激酶促进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分泌到血液中的胰岛素通过肌肉细胞、脂肪细胞和肝脏细胞的胰岛素受体介导进行糖原合成;另一方面,肝细胞中的葡萄糖激酶可以直接促进糖原合成。在这两条途径共同作用下,迅速降低过高的血糖水平。但是在一些特定的条件下,由于葡萄糖激酶过度激活或者失活,导致血中葡萄糖水平过低或过高,继而引发Ⅱ型糖尿病和高血糖症的一系列病变反应。实验研究表明葡萄糖激酶是一个单亚单位的自身变构酶,可能具有特殊的构象变化机制;进而,最新发现的葡萄糖激酶的激动剂为治疗Ⅱ型糖尿病提供了全新的方向。但是,由于葡萄糖激酶是一个自身变构酶,其构象转变所需时间非常快,因此,葡萄糖激酶激动剂作用原理以及从闭合的激活状态到超打开的非活性状态的构象转变机制到目前为止仍然无法用实验方法确定,而理论计算模拟可以弥补实验研究的不足。
    .
    .
    .
    .
    中国科技资讯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