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科学家发明一种实时检测细胞内化学活性的仪器
  • 最大规模4G实验网在我国建成
  • 新型光学镊子实现最优化处理
  • 科学家在纳米尺度下对磁性半导体成像
  • 心脏病、中风相关马达蛋白的致病新机制
  • 美利用蝎子毒液研制抗癌新药
  • 1分钟可除臭99% 日立发表新型空气净化器(图)
  • 燃气公交车行驶上长沙主干道
  • 把所有的墙壁都变成屏幕——日本开发成功投影仪光学补偿技术(图)
  • 澳洲成功研发超音速引擎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前沿科技 >>前沿信息

    现代化天网捕台风<%=id%>

    大的技术支持。目前,一张由风云系列气象卫星、新一代天气雷达网、数值天气预报技术、高速计算机等织成的气象现代化“天网”已经形成,时刻监视捕捉着台风的一举一动。“我们每十分钟就能收到沿海地区的‘格美’监测报告。”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上海台风研究所所长端义宏说。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两个系列业务气象卫星的少数国家之一。风云一号D、风云二号C气象卫星目前每半个小时传回一张卫星云图。此外,我国建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具备同时接收和处理国内外气象卫星数据的能力。今年以来,西北太平洋生成并编号的5个热带气旋中,有4个在我国登陆,气象部门对其动向做出了比较准确的预报。
      “十五”期间,仅中国气象局系统就建成101部新一代天气雷达,显著提高了对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监测能力。当台风逐渐逼近,雷达资料可加密到6分钟上传一次,雷达探测的降水回波强度、高度、范围和分布状况,为台风降水的强度和落区的实时监测以及临近预报提供了重要依据。自动气象站、沿海中尺度自动站以及沿海天气状况视频监视系统,和天气雷达一起,密切监视台风的动态。在台风预报方面,数值天气预报技术的进步、高速计算机能力的增强等,为预报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表示,气象科技创新的目标之一是未来5到15年,实现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预报科学技术新突破。
      据介绍,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24小时台风路径预报的误差值在200公里以上。过去只能提前两天发布台风路径预报,现在可以提前三到四天发布预报。
    ..



    ..



    中国科技资讯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