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信息科学-信息技术作用显著
  • 信息科学-21世纪:农业信息化
  • 信息科学-新型农业有待普及
  • 信息科学-什么是蓝牙技术
  • 信息科学-关注未来信息技术
  • 信息科学-寻呼机和无绳电话
  • 信息科学-蓝牙棗信息时代的黑马
  • 信息科学-面向21世纪的开发技术
  • 信息科学-农业信息化尚需建设
  • 信息科学-数字地球人们对21世纪星球的认识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前沿科技 >>前沿信息

    信息科学-电子器官悄然来到

    了交警们的负担,增加了违章者的畏惧感,更使得交通违章率及交通事故大大降低。

      目前,这种监控系统还广泛运用在机场、铁路、环保、商场及海运,它能发现售票人员和票贩子以权谋私的现象:能寻找出潜藏在机场大厅里的危险分子及肇事原因;能远程监测企业排污情况,有效防止偷排,提高工作效率:将其安装在商场、超市中,能防范偷窃行为给商家带来的损失:它还能从不同角度对海运进行监视,将目标海域上所有的运动目标与静止目标一览无遗。并能及时掌握船只的位置、航向、航速等资料,从而对其进行有效指挥,减少及预防事故的发生。另外,该系统还能对实施海水施救、抗台风、气象实时监视等提供支持;“电子眼”也因其对周围环境一目了然的功能走入了概念车的前卫设计中。

    电子耳:听觉障碍者的新希望。

      我国深度聋患者约有389万人,他们的听力损失在90分贝以上。这些患者通常要选配大功率助听器来提高听力,但仍有很大一部分患者配戴助听器来改善听力或提高声音分辨能力,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及正常的社会交往。近年来,随着人工电子耳蜗技术的发展及在临床上的应用,为深度感音神经症耳聋患者重新获得听觉功能带来了希望。

      电子耳蜗主要由耳蜗同植入部分、言语处理器、传递器、方向性麦克组成。声音由方向性麦克风转换成电子信号随即由言语处理器放大、过滤、数字他,并选择及编译成适当的信号,再由传递器传递到接收器再传送相应电极。电极直接刺激内耳听觉神经末梢,并传送至大脑形成听觉,整个过程只需数毫秒。而最神奇的是:它还能通过不断的分别刺激听觉神经末梢达到改善患者听力及提高言语辨别能力的目的。

      除了医学。电子耳也活跃在现代战场上;它能使战士-到400米内敌人对话,并滤掉-声浪使士兵不被音波击伤。

    电子鼻:感受大自然的清香

      1997年,法国图卢兹与英国曼彻斯特的工程师们联合研制出一种“电子鼻”,这种“电子鼻”配有24个传感器,能准确找出藏在地下的珍贵蘑菇。据介绍,这种蘑菇售价每公斤高达300美元。靠普通的家犬或猪来挖掘这种蘑菇,往往会漏掉1/4之多。

      1998年,英国科学家发明出一种用于检测蔬菜和水果的新型电子鼻,利用它可判断表面新鲜的水果蔬菜是否快要腐烂。这种电子鼻比它的前辈们少了二十个传感器,却能准确“闻”出一氧化碳、乙烯、硫化氢等气体。这些气体都是水果蔬菜在腐烂过程中释放出的主要气体。

      如今美国航天局研制的第二代太空电子鼻粉墨登场了,它能测量出20种空气要素的数据,甚至还可测出烧焦的气昧,从而扑灭大火。科学家们目前正着力减少它的体积虽然现在也不过一个皮鞋盒大小。

      200053日,以色列魏茨曼研究所宣布,他们已在研究电脑发展嗅觉传播技术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有望填补多媒体传播的空白。研究所的科学家们说,如果他们技术取得成功,人们将可在上网、看电视、电影、玩电脑游戏甚至打电话时接收到相应的嗅觉信号。它还能带给电子商务以新的便利棗谁不想在网上购物时同时闻见商品气味,仿佛身临其境呢?

      说到这,有人一定会提示电子器官中还少了电子皮肤和电子舌头。关于这两类,我们不想多谈,因为它们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只是我们没有注意到它们而已。比如一个极其灵敏的电子温度计,目前,它已经应用在智能大厦中,这种具有温度感知能力的电子温度计被埋在墙壁中,有人把它称为传感器,也有的人把它形象地比喻为能感觉温度的电子皮肤。另外,能感觉其它动静的传感器,还有很多,在此,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

      至于电子舌头,我们可以这样说,诸如能分析化学成分的电子分析仪器,从广义上说,它就是一台电子舌头,而且,它们的味觉已不仅仅停留在酸甜苦辣,其深层次的分析,绝对不是人的舌头能感知的。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