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污染物,概括起来可分为两类,即颗粒状污染物和有害气体。
颗粒物污染是城市大气污染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颗粒物按粒径大小可分为降尘和飘尘。降尘是指大气中粒径大于10微米的固体颗粒物,由于重力作用容易沉降,在空气中停留时间较短,在呼吸作用中又可被有效地阻留在上呼吸道中,因而对人体危害较小;飘尘是指大气中粒径小于10微米的固体颗粒物,能在空气中长时间悬浮,易随呼吸侵入人体的肺部组织,因而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
多年来,科学家们就预测人类活动的温室效应以及由微粒所形成的地球大气层将最终导致气候变化。可以说在人类、微粒与气候这三者的关系上,人类起到了绝对主导的控制作用。人类的活动能够完全的控制空气中微粒的总量,也就能进一步控制气候的变化。近年来,众多环境科学中最重要的发现足以证明以上预测完全正确。许多世界著名气候专家第一次达成这样的的共识,即“各种证据显示:人类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明显”。
全球气温记录显示,从1860年到1990年地球气温整整提高了1华氏度。其他记载,如从树木年轮和冰芯所获得的间接测量,表明最早从公元前1400年以来,甚至可以说是从大约8万年前的最后一个冰期以来,近几十年为温度最高期。根据未来温室效应排放的有效时段,气候模型显示,到2100年,那时全球表面气温将会平均增加2~6华氏度。
科学家们认识到人类活动正在改变大气的组成,但人类对气候影响很难辨别,因为有些气候变化属于自然现象。由于全球气温的平均升高显示出很大的地区差异,世界一些地区变得更暖和,还有一些地区变得更凉爽。
为对此进行评价,科学家们根据观察与计算机模拟实验进行比较,得出这样一些模式,它们包括自然和人类等因素引起的气候变化。例如,人类影响气候变化的独特模式是由不断增加的工业温室气体排放物(它阻止地表热量的散发)和硫酸微粒(它通过反射太阳光冷却大气层)。研究人员在分析此类特殊模式,亦即“人类痕迹”时,采用了与医生试图阐释人体体温普遍升高这一现象很相似的方式,也就是通过清楚了解诊断一个特殊病例的模式。
最新发现使得科学家们得出以下结论:观察得出的气候变化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而与太阳辐射、火山爆发以及其他自然原因单一作用可能引起的变化不一致。随着化石能源的继续使用,科学家们期望,由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化的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观察得出的气候变化模式会变得越来越一致。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