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环境科学-水资源、水环境
  • 环境科学—都是自己惹的祸
  • 环境科学—沙尘天气与形成原因
  • 环境科学—PVC废料有去处了!
  • 环境科学—白纸也有光污染
  • 环境科学—什么是光污染
  • 环境科学-我们不能没有湿地
  • 环境科学-中国湿地急需保护
  • 环境科学-面对天灾:如何增强人类抵御能力
  • 环境科学-中国湿地特点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前沿科技 >>前沿信息

    环境科学-厄尔尼诺五千年

    到海水在圣诞节前后升温,因此取名“厄尔尼诺”,它在西班牙语中的意思是“圣婴”。

      佐治亚大学的研究员弗雷德安德勒斯参加了这项研究工作,他说:“我们的材料更加坚定了这样的看法: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厄尔尼诺’现象开始出现的时间相对而言并不遥远,大约在5000年前。”

      安德勒斯和缅因大学的专家研究了秘鲁的鱼骨化石,从化石中的氧同位素可以了解当时水的温度。

      这种鱼化石中的生长层可以用显微镜来分析,从而获得水温的信息。

      通过对这种化石的广泛研究,可以得到很长时间内水温的完整数据。

      安德勒斯说,很显然气候发生变化是一个规律,而气候的稳定不变则在世界历史上是例外。

      “厄尔尼诺”现象是非常复杂的气候现象,因为它包括太平洋一个区域的信风的变化、水温升高和冷水层停止上升到海洋表面。结果是上升的水层温度较高,其中含有的养分发生了变化。

      安德勒斯说,鉴于“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重大影响,如1998年米奇飓风造成 1.5万人死亡,“所以应该懂得气候是一个充满自然变化的系统,6000年前的‘厄尔尼诺’现象没有现在这样频繁”。

      对鱼化石的研究表明,西切斯的水温在5000年前比现在高3至4摄氏度。在西切斯以南的奥斯特拉,对鱼化石的研究证明,5000年前的水温比现在高3摄氏度。

      参加这项研究的伊丽莎白·赖茨说,“厄尔尼诺”现象频率的变化可能也影响到渔业资源的变化和太平洋沿岸居民生活习惯的变化。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