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八线的由来
朝鲜,在中国古代典籍中,也被称作高丽。朝鲜的国名释义,为"朝日鲜明",意即"晨曦清亮之国"。它是亚洲大陆东北部伸向太平洋中的一个半岛,面积约22.7万平方公里,三面环海,北与中国接壤,东北角与俄罗斯相连,西隔渤海、黄海与中国大陆相望,东隔日本海与日本列岛相邻。朝鲜半岛地幅狭长,南北直线距离840多公里,东西直线距离最宽处约360公里,最狭窄处的平壤至元山峰腰部地带只有170多公里。全境除西部海岸的小块平原之外,基本为山地,长白山脉南端耸立于北部,太白山脉绵亘于东部,小白山脉蔓延于南部。半岛的北部多高山峻岭,丛林密布,东北部的盖马高原海拔在2600多米以上,山势险峻。南部多为丘陵,地势起伏不平。整个地势北高南低,东起西落。半岛河流众多,与中国的边界有鸭绿江,与中国和苏联的边界有图们江。半岛内部由北向南有清川江、大同江、大宁江、沸流江、临津江、汉滩川、汉江、锦江、洛东江等江河,且多从山谷中穿越,水流湍急,在夏季,时有山洪暴发。半岛的海岸线漫长,达17296公里,沿岸岛屿众多,星罗棋布。东部海岸比较平直且水深,但港口不多。西部和南部海岸线婉蜒曲折,港口较多,并多泥滩,受潮汐影响严重,其中仁川港的潮汐落差达32英尺,位居世界第二。朝鲜属温带季风气候,春季多雾,夏季多雨湿热,冬季干冷。四季昼夜时差变化明显冬季最长夜间时间达13个小时,夏季最短夜间时间只有7个小时。南北温差较大,南方气候较热,水量充足,耕地面积占全国的60%以上,是朝鲜的主要农业区,居民70%以上从事水稻种植;北方冬季寒冷,其东北部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多摄氏度,是朝鲜的主要工矿区,占有大部分的金、铁、钨、锰、铜、石墨、煤、木材等工业资源,钨、锰储量在世界名列前茅,兴南化工厂是当时远东最大的化工企业之一,几个大型水电站规模很大,但北方山地较多,粮食无法自给。北方向南方提供必需的电力、木材、纸张、化工产品和化肥等,南方则供应北方粮食和手工业产品等。朝鲜民族就生栖繁衍于这样一个空间之中,并建立发展成为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14世纪定国号为朝鲜。在历史上,朝鲜受半岛地理条件的限制,除与中国保持着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之外,基本处于封闭状态,在很大程度上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保持着独特的民族发展轨迹。因此在西方国家,朝鲜又被称作"隐士的王国"。然而,由于朝鲜半岛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其所处地理位置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近代以来多遭劫难。与朝鲜隔海相望的日本把朝鲜视为通往亚洲大陆的一块跳板,于1876年用武力迫使朝鲜签订了第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江华条约》,攫取了在朝鲜的自由经商、兴办实业和治外法权等特权。北方的俄国也把朝鲜视为南下的前进基地,把魔掌伸入了朝鲜。而美国、英国、法国等西方强国则把朝鲜视为控制东北亚交通要道和出入太平洋的咽喉,先后迫使朝鲜签订了一系列关于最惠国待遇和治外法权的不平等条约。列强利益的碰撞,使得朝鲜成为帝国主义殖民扩张的牺牲品。朝鲜因此陷入了屈辱的近代历程。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逐步控制了朝鲜半岛*、经济大权。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日本打败俄国,取得东北亚地区的霸主地位,占领了全朝鲜,并于1905年11月11日胁迫朝鲜政府签订《乙巳保护条约》,在朝鲜实行"统监*",将朝鲜的*、经济、文化纳入了日本殖民统治的轨道。1907年,日本强迫朝鲜皇帝退位,解散朝鲜军队。至此,朝鲜名存实亡,变成了日本的附属国。1910年8月22日,日本更是强行将朝鲜并入日本。从此,朝鲜长期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和践踏。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行,朝鲜问题也引起了反法西斯盟国的关注。1943年12月1日,在美国、英国、中国联合发表的《开罗宣言》中,对朝鲜问题表示了这样的态度:"我三大盟国轸念朝鲜人民所受之奴役待遇,决定在相当的时期,使朝鲜自由独立"。1945年2月,德国法西斯被战败的前夕,反法西斯同盟的苏联、美国、英国三国首脑,约瑟夫·斯大林、富兰克林·罗斯福和温斯顿·匠吉尔,在苏联克里木半岛南岸的雅尔塔举行会议,商议分区占领德国和柏林、苏联对日参战和战后世界的安排等问题,并签订了雅尔塔协定。协定规定了苏联对日作战条件,背着中国政府(当时是国民党政府)践踏中国主权,确定了包括外蒙古独立、苏联使用中国大连港和苏联通往大连铁路的优越权益、租用旅顺为海军基地等条款。实际上,这次会议是三国划分战后势力范围的会议。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和许多国际问题的出现,都与这次会议有着直接的关系。朝鲜问题也不例外。会议期间,罗斯福同斯大林私下谈及朝鲜问题。这是美苏首脑首次就日本投降后朝鲜如何安排问题进行商谈。罗斯福认为,朝鲜不具备自治能力,需由苏、中、美三国共同托管20-3O年。斯大林提出:托管时间越短越好,并应有英国参加。两人就这个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