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尼基字母
I,字母的故乡:为什么字母的故乡不是两河流域,也不是埃及,而是“叙利亚·巴勒斯坦”呢?可能的解释是:1.经济地理条件,2.文字发展规律。
字母的创造跟东地中海的贸易有重大关系。贸易需要记账,经商需要知识,但商人们无暇十年窗下,慢读细写,他们需要的是最简单的记录,高效率的文字,至于这种文字是否受到当时上层社会的尊重,他们无暇考虑。他们的文字主要是自己书写、自己查看、很象今天的速记,不求传之久远。至于书写高深的学问,已经有了钉头字(即楔形文字)和圣书字。所以在这一小片东地中海地区,创造了多种字母文字,甚至一个岛上也不止一种文字。作为商业文字,钉头字是不适用的,那笨重的泥板,怎能携带在小小的载货的商船上呢?圣书字也不适用,学读学写太麻烦了,这跟商人必须争取时间是格格不入的。北方闪米特人的子孙,叫作迦南人和腓尼基人,他们都是有名的商人。腓尼基这个名词是希腊人称呼这些商人用的,其原意就是“商人”的意思。
文字发展规律是文化发展规律的构成部分。从两河流域和古埃及来看,它们的文字和文化经历了产生、发展、成熟、衰老、死亡各阶段。死亡之后不是就此烟消云灭了,而是文化的有效成分以种子的形式播种到邻国的土壤中去,同邻国的新兴文化杂交,产生全新的高一级文化。鱼类有到异地产卵的习性。语词·音节文字传到异地,为了适应不同语言和不同应用的要求,脱胎出字母文字,也可说是异地产卵现象(如汉字传到日本产生“假名”字母,也是异地产卵)。北方闪米特人创造字母,虽然好没有找到跟圣书字或钉头字的直接关系,但是,“叙利亚·巴勒斯坦”是两河流域和古代埃及之间的走廊地带,深刻地受到两大文化的影响是毫无疑问的。字母的创造,主要依靠获得创造字母可行性的认识,在实践中逐步加以改进,而不是一点一划的依样画葫芦。
字母的起源有许多种“假说”,其中埃及起源假说流传最广。字母学者认为,这个假说也还证据不足。圣书字中间既有表意符号,又有表音符号;表音符号中间既有双辅音符号,又有单辅音符号。只要放弃表意符号和双辅音符号,专用单辅音符号,不就是“辅音字母”文字吗?事实不是如此简单。圣书字从成熟到消亡历时3500年之久,当字母文字在东地中海相当流行之后,埃及人还在字形简化,把“僧侣体”简化为“人民体”(公元前700年左右)没有向字母文字前进;······圣书字的基本符号的数量不断积累,据考证,从604个增加为734个,又增加为749个,晚期多到几千个。虽然实际常用的不是那么多,可是没有废除不必要的符号,不必要的符号可以随意使用。早期闪米特字母(腓尼基字母由它演化而来)跟圣书字中的音符有符形联系和读音近似的证明的,只有极少几个字母。这只能说是受了影响,不能说是有传承关系。所以现在重提字母埃及起源说的学者不多了。字母是全新的创造,是在极长时期的摸索之中逐渐形成的,是受圣书字和钉头字的音符的启发而发展起来的,是在书写的“急就”要求之下创造出来的。它是文字发展史的必然产物,又是当时东地中海的经济条件和语言特点的偶然产物。 字母文字的开端 公元前18末—公元前17世纪初,腓尼基出现了两套拼音字母系统:南部城市比布洛斯(Byblos)使用22个线形符号字母,没有元音;北部城市乌加里特(Ugarit)使用29个楔形符号字母,也没有元音。公元前13世纪左右,乌加里特字母系统被比布洛斯字母系统取代,腓尼基境内就只通用22个字母符号组成的比布洛斯文字系统,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腓尼基字母。
1905年,皮特里(英国考古学家)教授在西奈半岛发现了包括26个字母的闪米特语铭文,年代属于公元前15世纪。1916年,艾伦·加德勒(著有《埃及语语法》)成功地释读了上述铭文,发现这是在西奈劳动生息的迦南人根据埃及象形文字(圣书字)创造的。这些符号和埃及象形文字相似,也可以横写、竖写,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书写。西奈字母可能很早就传入腓尼基,因为定形的腓尼基字母属于公元前13世纪。学术界一般认为,腓尼基字母是在充分利用埃及象形文字要素的基础上,经过西奈字母的中间环节而创造出来的拼音字母系统。腓尼基人创造的字母系统,是人类真正字母文字的开端,它为世界文字的拼音化开辟了道路。 III,字母的大家庭
字母系统发展示意图 斯拉夫字 腓尼基 希腊 字 母 字母埃特鲁斯坎字母 拉丁字母 迦南字母 早期希伯来字母 缅甸字母 印度字母 泰文字母 藏文字母 米特字母 阿拉马字母 阿拉伯字母 维吾尔字母 希伯来字母 南方撒巴字母 埃塞俄比亚字母 (南方闪米特字母)
公元前1000年时候,埃及、巴比伦、赫梯和克里特等古国衰老了,中东的青铜器时代结束了,新的历史时代开始了。在被称为“肥沃的新月”的中间地带,即叙利亚·巴勒斯坦,三个新兴的国家发挥了越来越大的经济和文化作用,那就是以色列、腓尼基和阿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