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939年9月1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英国人在看当天的报纸,标题上 “波兰遭到入侵,一些城市被炸”
在纳粹吞并了奥地利与苏台德之后,就是傻瓜也看得出来,下一个目标将是波兰,那里不仅有日尔曼人,还有一个以日尔曼居民为主体的城市--但泽。前两轮冲突与苏联没多少直接关系,而在将要来临的这一轮,波兰是苏联最重要的邻国,与苏联的安全切切相关。希特勒要在这个方向下手的话,苏联不可能超然事外。 在希特勒看来,波兰甚至是比法国更不可饶恕的敌人,但在他执政一周年时,却和波兰签订了一个为期10年的互不侵犯条约。当然,希特勒这种人从不把条约当个东西,它或是表明欺诈,或是表明波兰在侵略目标上的顺序。1939年春天,他给武装部队下达了一份绝密的命令,此项命令的代号是“白色方案”,它的目标是在这年的8月底或9月初以突然袭击方式入侵波兰,像是跟自己斗气,他同时要求,这个时间不可更移。
1939年的7月,德军的力量已空前强大,纳粹德国几乎白手起家建立了强大的海军和空军。它的陆军已达51个师,内含9个装甲师。还有一支当时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没有的摩托化部队,在德国的语汇中,它被称为“现代化骑兵”,以这样一支力量进攻波兰,拿戈林的话来说,“犹如拈死一只虱子”。
波兰的防务的确很单薄。它的空军已经过时,陆军臃肿不灵,海军近乎为零,但波兰人很强硬,国民团结,同仇敌忾,准备与入侵者拼死一搏。年轻人把他们的自行车贡献出来,作为军用。后备军被紧急动员起来,大批爱国者聚集到征兵站,报名参军。
在英国,张伯伦似乎己幡然醒悟。他曾把*生命押在慕尼黑,至德军全部沦陷捷克斯洛伐克后,他已成为世界的笑柄,成为全世界最拙劣的*设计师。这一回,他要洗刷自己。现在的伦敦有点准备打仗的样子了:男人们应征入伍;妇女则搞起了家庭防务;国防教育普及开来,它告诉人们,怎样给婴儿罩防毒面具,当大英博物馆的2500幅藏画已经转移时,谁也不会认为伦敦的备战是假的。
巴黎也剑拔弩张。法国人表示,希特勒如果敢于进犯波兰,法军则从德国的西壁打进去,拿下鲁尔谷地,捏碎德国的经济心脏。
对于波兰和英法的动作,希特勒掉以轻心。他对他的将领们说:“我在慕尼黑会议上领教过英法的头面人物,他们根本不是能打世界战争的人,再说,英法凭什么同我们打仗?他们根本不肯为一个小小的波兰找死!”
希特勒算把英法揣摩透了,但7月28日传来一个消息,据可靠情报,英法军事代表团将赴莫斯科,届时将形成共同抗德的联盟。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自古形成的军事大忌就是同时在东线和西线作战。希特勒即便是个狂人,也要恪守这一信条。他既要入侵波兰,准备在西线与英法大打,就必须稳住东线的苏联。同样,英法的目的是要调动起东线的苏联,迫使希特勒因惧于两线作战而退缩。
苏联成了最压秤的筹码。对于斯大林来说,暂时还不存在倒向哪一方的问题,现在英法一方和德国一方都在他的股掌之上,他只求利用这一历史的机遇作出最有利于苏联自身安全的决策。
中国古代的《三国演义》,道尽了天下成鼎足之势时的权谋运用。欧洲时下的局势,颇有类似之处。斯大林的最大顾虑,就是纳粹被英法引向东来,迫使尚未作好充裕准备的苏联与之提前相撞。斯大林的声明把这层顾虑点得透彻之极,他指责英法挑拨苏联“与德国发生没有根据的冲突”,并说苏联“绝不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争夺而充当一方的炮灰”。苏联的本意是要退出这场游戏,而处于法西斯刺刀尖下的波兰倒促使斯大林下了最后的决心。
8月20日。莫斯科。在英法军事代表团与苏联政府磋商时,苏方代表伏罗希洛夫曾就苏联参战提出过一个无可指摘的要求:苏军要保卫波兰,抗击纳粹入侵,波兰就必须允许苏军进入波兰境内。但波兰政府对俄罗斯人的戒心并不比对德国人的小,他们砰地一声把大门关死了。当英法军事代表团无可奈何地把这个消息通知伏罗希洛夫时,伏罗希洛夫也无可奈何他说,既然是这样,那就只好等待某个*事件发生了。
伏罗希洛夫所暗示的“*事件”,两天之后便发生了。
8月23日,纳粹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随身带着希特勒亲笔签署的全权证书,握有同苏联缔结一项互不侵犯条约的大权,急匆匆地到达莫斯科。这时,距德国入侵波兰的进攻打响,仅有8天,参加进攻的两路德国兵团已进入阵地。
里宾特洛甫是上午到达的,中午在德国驻苏使馆吃饭,下午便赶到克里姆林宫会见斯大林。当晚,双方便签署了一经签字立即生效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8月25日,纳粹的两路大军进入最后准备。它的南路集团军以华沙为总方向,北路集团军的任务是打通波兰走廊,把德国主体部分与东普鲁士重新连接起来。
8月26日。老规矩,德军打响之前,但泽首先骚动起来。与奥地利、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