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姓出现于古印度国家形成过程中,最初只有“雅利阿”和“达萨”两个瓦尔纳。以后又在“雅利阿”内部分出三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达萨”一般转为首陀罗,从而形成四大种姓。
一些上身赤裸的人,手拿铜锣,边走边喊,其他人听到喊声,就像逃避瘟疫一样躲藏不迭。这种情形在几十年前的印度还经常出现,是种姓制度造成的一种怪现象。赤身叫嚷的人是贱民,是“不可接触者”,他人则属较高种姓,生怕贱民会玷污自己。
印度教徒中,一般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4大种姓。婆罗门是僧侣,地位最高,是人们精神上的统治者和主宰,掌握神权,主持各种祭祀;刹帝利是武士,地位次之,掌管*和军事,是世俗的统治者,王公贵族都属这一种姓;吠舍包括农民、牧民及工商业者,是第三等级;首陀罗处在最底层,他们的义务是为前三个等级服务,遭受极端的压迫和歧视。
但如与“贱民”相比,首陀罗的状况还算好的。“贱民”是印度教种姓以外的等级,是“龌龊”的,连为高等种姓服务的资格都没有。他们的影子甚至都有玷污别人的危险。从前在太阳刚出和将要落山时,他们被禁止外出,因为这时影子最长,玷污面最大。
根据印度吠陀教经典《梨俱吠陀》中的《原人歌》所说,四大种姓来源于印度人的老祖宗“原人”,他们是从原人的不同部位生出来的。头上生出来的是婆罗门,肩上生出来的是刹帝利;腿上生出来的是吠舍;而脚上生出来的是首陀罗。当然,这只不过是为种姓制度的合法性找出的神话传说而已。
种姓的产生有多种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体现征服民族和被征服民族的地位。印度历代统治者大都实行民族同化和种族歧视政策,被征服的民族往往被迫改变信仰和习俗,作为低种姓被纳入印度教社会的等级体系。
民族内部的社会职业分工,也是形成种姓的重要根源。有些种姓,如铁匠种姓、渔民种姓、陶工种姓、洗衣工种姓等,与印度村社长期的自给自足经济密不可分。在村社制度下,人们严格按照职业分工从事活动:婆罗门主持宗教事务,刹帝利负责社会事务,农民提供粮食,工匠提供各种日常用具,连打扫卫生、洗衣服也有专门的种姓来干。
种姓之间是严禁通婚的,但总有人敢于冒风险。不同种姓之间一旦发生婚姻关系,所生的后代,社会既不把他们列为高种姓,他们自己也不甘心归入低种姓。这样,便产生了介于两者之间的等级,为新种姓的派生创造了条件。
但如果一位婆罗门妇女和首陀罗男子结婚,后代就要成为贱民。不同种姓间严禁通婚,实际上是针对高种姓妇女而言的。按印度教“理论”,不同种姓间性关系的玷污对高种姓女子最严重,不能解除或净化,而对高种姓男子,玷污则是表面的,可以得到净化解除。这就为高种姓男子玩弄低种姓女子打开了大门。
种姓制度严重妨碍着印度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它使各民族分成许多互不往来的排外性小集团,也使民族间形成等级和隔阂。
随着社会的进步,特别是在文化教育比较发达的城市,人们之间的种姓界线正在慢慢削弱。但即使在城市,种姓间的通婚仍会遇到重重阻碍。至于落后的农村,种姓界线就更明显。各种姓分别住在不同的街区,相互间的往来限制在最小程度。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