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溶液是由两种或多种组分组成的均匀体系。所有溶液都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剂是一种介质,在其中均匀地分布着溶质的分子或离子。溶质和溶剂只有相对的意义。通常将溶解时状态不变的组分称作溶剂,而状态改变的称溶质。如,糖溶于水时,糖是溶质,水是溶剂。若组成溶液的两种组分在溶解前后的状态皆相同,则将含量较多的组分称为溶剂。如在100 mL水中加入10 mL的酒精组成溶液,水是溶剂。若体积掉换一下,则酒精为溶剂。有时两种组分的量差不多,此时可将任一种组分看作是溶剂。所有溶液都具有下列特性:①均匀性;②无沉淀;③组分皆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存在。物质在溶解时往往有热量的变化和体积的变化,有时还有颜色的变化。例如,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而硝酸铵溶于水则吸收热量。酒精溶于水体积缩小。无水硫酸铜是无色的,它的水溶液却是蓝色的。这些都表示在溶解过程中溶质和溶剂间有某种化学作用(溶剂化作用)发生。但溶液中的组分还多少保留原有的性质,所以溶解过程既不完全是化学过程也不单纯是物理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溶液有许多不同种类。将一种气体溶解在另外一种气体中可形成气体溶液,如空气。也可以将一种或几种固体溶解在另外一种固体之中形成固体溶液。如各种合金钢分别是少量碳、镍、铬和锰等溶于铁中而形成的固体溶液,通常所说的12开金是等量的金与银形成的固体溶液。通常化学工作者所考虑的溶液是气体(如HCl),液体(如C2H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