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或原子内价电子通过轨道重叠而密集于核间区)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做共价键。为了解释两个原子为什么能结合成稳定的分子,1916年路易斯(Gilbert Lewis,1875—1946)提出共价键的共用电子对理论。1927年海特勒(Werner Heitler,1904—1981)和伦敦(FritzLondon,1900—1954)首次根据量子力学基本原理,采用电子配对成键概念解释H2的结构。后来斯莱脱(John Clarke Slater)和鲍林把这一概念推广到其他双原子分子中,并提出用轨道杂化说明一些多原子分子的结构,从而奠定现代价键理论(简称VB法)的基础。1932年,由马利肯和洪德在分子光谱的实验基础上又提出分子轨道法(简称MO法),成为当代共价键理论的主体。现代价键理论指出,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间必须有共用电子对;组成共用电子对的电子必须自旋方向相反。当两个原子互相接近时,两个核间的电子云密集,形成“电子桥”,对两核产生吸引作用,于是就形成原子间的共价键。在形成共价键时,每个原子能结合其他原子的数目不是任意的,有一个最大的成键数,这就是共价键的饱和性。例如,氮原子有三个未成对2p电子,它可以和另一个氮原子的三个未成对电子配对,形成N2,也可以和三个H原子(而不是4个)的电子配对,形成NH3分子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