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骨髓纤维化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 脾功能亢进
  •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 特发性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知识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的百分比相对增加,但原粒及早幼粒增加不多,极少数患者的巨核细胞可以增多。三系无病态造血的形态异常。 (5)Ham试验及Coombs均阴性,血清铁、总铁结合力及铁蛋白可增加。尿Rous试验阴性。红细胞内原卜琳可增加。 3.其他: 一些病人X线胸片可发现胸腺肿瘤。一些患者免疫球蛋白尤其IgG可增高以及染色体异常,如核型异常等。血、尿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加。骨髓细胞体外培养CFU-E不生长治疗原则  1.防止病人与任何对骨髓造血可能有毒性物质接触,继发性患者要治疗原发病。 2.促进骨髓功能造血功能。 3.支持疗法如输血。 4.必要时手术治疗。用药原则  纯红再障病人运用“A”和“B”项中免疫抑制剂治疗,可使部分患者获得缓解,重症病人可选用特选药物治疗,伴有胸腺瘤患者应行手术切除。辅助检查  1.对一般纯线再障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 2.对疑难病例的检查可包括检查框限“A”、“B”、“C”。疗效评价  1.基本-:贫血症状消失,血红蛋白上升到男120g/L,女100g/L,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骨髓象恢复正常。停药随访1年以上没复发。 2.缓解:贫血症状消失,血红蛋白达到男120g/L,女100g/L。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骨髓象恢复正常。随访3个月病情稳定或继续进步。 3.明显进步:贫血症状好转,不输血,血红蛋白较治疗前增加30g/L以上,并能维持三个月不下降。 4.无效:经治疗后血红蛋白不增加,或增加不到30g/L。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