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抗虫药
  • 镇痛镇静药
  • 麻醉药
  • 胃肠药
  • 补血药和止血药
  • 局部涂搽药
  • 创面用药
  • 消毒防腐药
  • 种子植物门
  • 苔藓植物门(Bryophyta)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知识

    药物诱发的溶血性贫血

      本病是因为药物进入机体后,由于免疫等因素从而引起红细胞大量破坏,临床上出现贫血、黄疸、酱油色尿等溶血表现。 药物对造血系统的影响,溶血性贫血相对较少见,仅占10%,但急性溶血有生命危险。根据发病机理不同,药物性溶血性贫血可分为以下三种(1)药物性免疫,导致有抗体介导的溶血反应;(2)药物作用于遗传性酶缺陷的红细胞(如G6PD缺乏者);(3)药物对异常血红蛋白所致的溶血反应。本病治疗的关键在于停止使用有关药物及控制溶血的发生,防止并发症出现。临床表现  1.起病急骤者可有发热,腰背痛,酱油样尿。 2.贫血。 3.黄疸,肝脾肿大。诊断依据  1.近期有明确服药史。 2.寒战、发热、腰背痛、酱油色尿。 3.贫血、黄疸、肝脾肿大。 4.实验室有溶血性贫血证据。 5.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治疗原则  1.停止使用有关药物。 2.控制溶血发生。 3.输血。用药原则  1.轻症病例以口服强的松及维生素和辅助药为主。 2.重症病例可先静脉使用地塞米松冲击治疗和预防并发症。 3.贫血严重可适当输洗涤红细胞。 4.严重病例,且肾上腺皮质激素无效情况下可以选择血浆置换术。辅助检查  1.单纯药物诱发溶血性贫血者以检查框限“A”、“B”为主; 2.更明确检查,可选择检查框限“C”。疗效评价  一、*:1.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