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常、四肢瘫痪、进食吞咽困难、意识障碍甚至死亡。诊断依据 1.起病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或有动脉粥样硬化体征; 2.突然出现、数日达高峰的对侧偏瘫(程度严重)、偏侧麻木(感觉丧失)、同向偏盲、失语、失用症、眩晕、复视、眼球运动麻痹、共济失调、交叉瘫、瞳孔异常、四肢瘫痪、进食吞咽困难、意识障碍等脑动脉闭塞性综合症。 3.颅脑CT检查阴性或符合血管分布的脑组织低密度或颅脑核磁共振检查见符合血管分布的缺血或水肿性病源。治疗原则 1.对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发病的治疗。 2.抗凝治疗。 3.血管扩张剂。 4.降血脂、降低血粘度 5.血管手术,切除血管内膜和硬化斑或血管扩张成形术。 6.对症治疗及合并症的治疗。用药原则 1.对高血压、动脉硬化要及时予以治疗; 2.肝素静脉滴注或新近报道应用的低分子肝素等抗凝剂可稳定进行性中风,对急性完全性中风无效,对高血压病人因抗凝剂(尤其是肝素)引起出血的副作用应禁用。 3.对未用抗凝剂者,可使用阿司匹林、潘生丁等药物。塞氯比啶(力抗栓)活血素是更为有效的新特药物。 4.低分子右旋糖酐可帮助降低血粘度;血管扩张剂(硝苯比啶、烟酸等)及中药根据具体病人慎用。辅助检查 1.体格检查时要注意确定有无高血压、严重贫血、红细胞增多症、感染等疾病;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有助于闭塞血管的定位; 2.颅脑CT检查以便确诊并对梗塞部位、范围作出准确判断;于起病在24-48小时以内、CT检查正常的病人可选择颅脑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其可较早的、更为准确的显示脑梗塞的及脑水肿的部位、范围,并有助于脑梗塞的病因诊断; 3.脑血管多普勒超声波检查以t解不同脑血管的血流情况及局部血管壁变化情况。颅脑核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和数位减影血管造影(DSA)有助于原因不明的患者的病因诊断; 4.三大常规、肝肾功能检查以便t解患者其他脏器的功能情况; 5.血脂、血糖检查、血液学检查以便病因诊断。疗效评价 1.-:意识清,血压平稳,肢体运动、感觉及语言功能恢复好,能自理生活,可遗留轻度神经损害体征。 2.好转:意识清,肢体及语言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 3.未愈:意识及神经功能无改善。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