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脑脓肿
  • 动脉导管未闭
  • 心脏非贯穿性损伤
  • 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 主动脉窦瘤破裂
  • 脑膜瘤
  • 颅咽管瘤
  • 垂体瘤
  • 颅骨骨瘤
  • 颅骨嗜酸性细胞肉芽肿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知识

    脑囊虫病

    3)颅内压增高:表现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症状。 (4)局部症状:如轻偏瘫、感觉异常及锥体束征阳性等。 3.脑室型 (1)颅内压增高:表现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严重者昏迷。 (2)局限性症状:第四脑室囊虫可出现强迫前倾头位,颈强直,当头部转动时,如囊虫突然阻塞脑脊液通路则引起急剧颅压增加而发生脑疝、死亡。 4.蛛网膜下腔型 (1)慢性脑膜炎症状:如头痛、呕吐及颈强直等脑膜刺激症状。 (2)颅内压增高,由于炎症粘连或囊虫阻塞脑池,导致交通性脑积水,产生颅内高压症状。 (3)颅神经损害,表现有视力减退、视野缺损、面瘫、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诊断依据  1.病史多由吞食猪绦虫虫卵得病,少数来自自身感染,注意有无不洁饮食史、大便或呕吐物内曾否见到绦虫节片,有无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及反复的癫痫发作。病程中可有时好时坏的缓解期。 2.体检:注意皮下结节,活检证实为囊虫,视力和眼底有改变,或有脑膜刺激征。 3.实验室检查:血象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脑脊液检查蛋白增高,细胞数增多,有时可见嗜酸性细胞,粪便内可检出绦虫节片或虫卵,血清、脑脊液囊尾蚴抗体补体结合试验和皮内试验阳性,酶联吸附试验阳性。 4.头部X线摄片显示颅内压增高征象,偶见囊虫钙化斑。 5.脑血管造影、脑室造影可显示病变,脑室内囊虫可见囊虫影,或阻塞部位以上的脑室系统扩大。 6.头部CT扫描或磁共振成像,可见单发或多发边界清楚的囊性病变征象,可有钙化和对比剂增强。 7.脑室窥镜检查取出病理证实。治疗原则  1.病因治疗:肠道条虫的患者行驱虫治疗,防止自身感染。 2.对症治疗。 3.弥散性病变,有严重颅内压增高和视力减退者,应行一侧或双侧颞肌下减压手术。 4.皮质部囊虫引起局限性癫痫发作,手术治疗。 5.脑室内囊虫出现阻塞症状,手术治疗。 6.脑底葡萄状虫体造成交通性脑积水者,应分期探查颅后窝和视交叉部,摘除葡萄状虫体,并反复用生理盐水将虫体碎片冲出,以解除脑底粘连和梗阻。用药原则  1.肠道条虫患者,选择驱虫药中一种药物治疗。 2.各型囊虫病均可使用比奎酮治疗。 3.颅内压增高者使用降低颅内压药物治疗(如甘露醇、速尿)。 4.使用抗癫痫药治疗和预防癫痫发作,疗程3—6个月以上。辅助检查  1.病史疑为本病检查基础上以基本检查为主,其中头颅CT增强扫描可显示大部分病变,部分病例需行MRI检查。 2.蛛网膜下腔型,做MRI检查优于CT检查。 3.脑室型,某些病人行脑室窥镜检查可到达诊断及治疗目的。 4.如无CT扫描或核磁共振成像,可行一些辅助检查,如血清学检测、颅脑超声检查、脑血管造影等,以协助诊断。其中脑血管造影可定位。疗效评价  1.-:驱虫治疗后3个月,粪便找虫节片及虫卵阴性。病源清除。临床症状消失或仍残留某些神经体征。血和脑脊液检查结果恢复正常。 2.好转:驱虫治疗后3个月,粪查找虫节片及虫卵阴性。临床症状改善。血和脑脊液检查结果好转。 3.未愈:驱虫治疗后3个月,粪仍查到虫节片及虫卵,临床症状恶化,血和脑脊液检查结果无好转。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