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诊断依据 1.可有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或创伤、减压病、长期用皮质激素或酒精中毒等病史。 2.髋部或膝部疼痛,逐渐加剧,跛行。 3.内收肌压痛,髋关节活动受限,尤以外展和内旋为甚。可有大腿肌肉萎缩。 4.X线表现:早期股骨头轮廓正常,但在侧位相上,在股骨头前侧面持重区关节软骨下的骨质中,可见一条1—2mm宽的密度减低的弧形透明带,构成“新月征”。这一征象有重要价值。随之出现持重区软骨下骨质密度增高,其周围可见点状、片状密度减低区及囊性改变。最后软骨下骨质呈不同程度碎裂、扁平、塌陷,股骨头变扁平、塌陷、半脱位状。可见骨性关节炎改变。 5.同位素骨扫描或ECT提示股骨头区出现放射性缺损区。治疗原则 1.非手术疗法:适用于儿童或成年人病变属于早期,范围较小者。 2.严格避免患肢负重:单侧者可扶拐、带坐骨支架、用助行器行走;双侧同时受累者,应卧床休息或坐轮椅;如髋部疼痛者,可卧床同时行下肢牵引常可缓解症状。这种治疗可配合理疗,但持续时间较长,一般需6—24个月或更长时间。治疗中应定期拍摄X线片检查,至病变完全愈合后才能持重。 3.积极进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以避免肌肉萎缩。 4.配合活血去瘀、补肾壮骨之中草药治疗。 5.手术疗法:(1)髋关节软组织松解术;(2)股骨头钻孔及植骨术;(3)股骨头颈开窗减压及带旋髂外血管蒂的髂骨瓣转位移植术;(4)股骨粗隆部旋转截骨术;(5)人工股骨头置换术;(6)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7)髋关节融合术;(8)闭孔神经切断术。 6.不论是采用非手术疗法或手术疗法,都要去除致病因素,如停止激素治疗、饮酒或放疗等。用药原则 1.对儿童患者或成年早期轻型,病变范围较小者,非手术疗法为主,主要是避免负重,辅以中药治疗。 2.对施行手术治疗者,术后要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可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抗生素。术后要补充液体、电解质、维生素等。 3.病变较严重,疼痛明显的50岁以上患者,若身体条件尚可,应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要用抗生素等。辅助检查 1.对一般病人,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中第1、2项为主;部分病例可同时选择检查框限“B”或“C”。 2.对需手术治疗者,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部分病例亦可同时选择检查框限“B”或“C”。疗效评价 1.-:症状消失,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X线摄片示股骨头无坏死现象,恢复成半球形。 2.好转:症状逐渐减轻,活动较受限。X线摄片示股骨头坏死现象停止,但扁平及变大。 3.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X线摄片示股骨头坏死现象仍存在。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