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楔状缺损,这种缺损其形状似劈柴用的木楔而命名。常见于牙齿唇、颊面、牙颈部,位于牙龈缘上的牙齿硬组织,出现缓慢耗损而造成的缺损。患病率约5%,中老年男性多于女性,且严重。有的患者此类缺损可多达12-16个。这种缺损每遇天气寒冷,过冷过热的水、甜食,甚至吸冷风,都会引起作痛,牙齿发出酸软的感觉,横向刷牙者更为严重。据资料统计,我国南方人比北方人患病率高些,这可能与饮食类型有关。缺损常与工种有关,牙齿颈部结构缺陷有关,绝大多数楔状缺损是人为造成的,所以有人称为“刷牙缺损”。临床表现 1.颜色:楔状缺损的颜色与牙齿硬组织的颜色一致。 2.形态:典型的缺损是由两个平面相交而成;有的由三个平面组成;有的呈卵圆形。 3.质地:质地坚硬、表面光滑、边缘整齐。 4.好发的牙齿:(6543、3456),以44为最多,以右手执牙刷者,缺损多见于左侧,反之亦然。此类缺损多发生在发育良好的牙齿,也可与龋齿同时发生,不见于乳牙和年青恒牙。 5.发生的牙数:缺损常见于多个牙齿,有的病人口内可查出10多个牙缺损。 6.发生的部位:多见于牙颈部、颊、唇侧。也有发生于龈下者。一般无症状。 7.缺损程度:常与年龄有关,刷牙的力量、牙刷的质地有关。年龄越大,缺损越严重。 8.伴随症状:有牙本质过敏、牙龈萎缩、牙齿变长、牙折、可并发牙髓炎、牙髓坏死、坏疽、根尖周炎等病变者,临床并不少见。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