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狂犬病
  • 流行性斑疹伤寒
  • 血吸虫病
  • 勾端螺旋体病
  • 霍乱
  • 流行性腮腺炎
  • 细菌性痢疾
  • 猩红热
  • 登革热
  • 流行性感冒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知识

    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本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及病毒携带者,其中隐性感染者及无症状的患者由于不易被发现且数量较多,故为主要传染源。本病病毒主要是经口侵入,但在病前3 ̄5日至发病后1周左右亦可经呼吸道由飞沫侵入人体。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感染能产生对同型病毒的持久免疫力。新生儿由于从母体内获得抗体而不易患病,生后3 ̄4个月抗体降至最低水平。最好在生后3 ̄4个月应用疫苗。脊髓灰质炎一般多发生于小儿,部分患者可发生驰缓性神经麻痹,故又称“小儿麻痹症”。但*亦可发病。感染后不发病但能通过感染而获得免疫力者,医学上称为隐性感染,隐性感染者远比发病者多,约占流行期的90%以上,而出现麻痹的病例仅占其中的极少数,一般少于1%。然而,一旦发生麻痹,往往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严重者甚至终生残疾。 临床表现   1.前驱期:发热、纳差、多汗、乏力、烦躁,可伴咽痛、咳嗽,或恶心,呕吐、腹泻等。持续1 ̄3天。如到此为止即为顿挫型。 2.瘫痪前期:前驱期热退后1 ̄6天,体温再次上升(双峰热)。出现头痛、肌肉痛、感觉过敏、多汗、颈项强直等。 3.瘫痪期:热退后出现不对称性驰缓性瘫痪,以单侧下肢瘫最为常见,瘫痪特点为近端大肌群受累较远端肌群重,感觉存在。肌张力减低,腱反射消失。可有颅神经麻痹,或有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等脑炎表现。 4.恢复期:瘫痪后1 ̄2周,瘫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