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角膜移植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器官移植,因为正常角膜具有无血管和淋巴管的特性,可以阻止组织相容性抗原到达局部移植组织,从而隔绝了与免疫系统的接触,因而角膜被称为人体中的“免疫赦免区”。然而须要进行角膜移植的病变角膜新生血管形成甚为常见,与血管无关的角膜缘朗罕细胞也在排斥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因此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导致移植片混浊成为移植失败的重要原因。不同情况的植床条件以及HLA配型的差异,使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率有很大差别,无血管化病变角膜术后排斥反应率低于10%,严重血管化病变角膜排斥反应率可达20-50%。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属于Ⅳ型变态反应,一般发生在手术2周以后,易发生于术后4-18个月内,轻、中度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发现后立即用免疫抑制剂治疗,角膜植片多能恢复透明,拖延治疗或严重的排斥反应则多以移植片混浊告终。临床表现 1.角膜移植术后患眼突然充血,视力下降; 2.角膜移植片水肿; 3.移植片出现上皮排斥线,或上皮下浸润,或基质浸润,或内皮排斥线及角膜后沉着物。诊断依据 1.角膜移植手术操作成功,移植片透明至少2-3周后,无其他原因可究; 2.患眼刺激症状突然加重,眼痛、羞明、异物感和视力下降; 3.睫状充血、角膜后沉着物,前房闪光阳性; 4.反应限于移植片,常始于靠近新生血管处; 5.角膜移植片各层次排斥反应可先后或同时发生; 6.常伴眼压升高。治疗原则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