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视网膜母细胞瘤
  •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 眼睑基底细胞癌
  • 泡性角膜炎
  • 眼睑鳞状细胞癌
  • 睑板腺癌
  • 眼睑损伤
  • 深层巩膜炎
  • 神经鞘瘤
  • Behcet病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知识

    眼睑带状皰疹

      眼睑带状皰疹好发于春秋季节,以老年人及体弱者多见。它是由三叉神经半月节或其第一或第二主支发生带状皰疹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眼睑皮肤病。*后终生不复发。 初次感染者,临床上表现为水痘或隐性感染。以后病毒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中,当人体的免疫功能减退时,如月经期、某些传染病、恶性肿瘤、外伤、放射治疗及过度疲劳等,病毒被启动,使受侵犯的神经节发炎及坏死,产生神经痛,若累及三叉神经第一、二支时,其所分布的皮肤出现群集性的皰疹,一般不超过颜面正中线。皰疹多在1-2周内脱落,因病毒累及真皮,故皮肤遗留永久性瘢痕。临床表现  1.有畏光、流泪、神经痛、局部皮肤红肿及全身不适等症状; 2.头顶、额部、上下眼睑、颊部出现群集性水泡,一般不超过颜面正中线; 3.耳前及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4.皰疹消退后皮肤有瘢痕及色素沉着。诊断依据  1.可有发热、疲倦、全身不适、神经痛、畏光、流泪等前驱症状; 2.眼睑皮肤出现群集性皰疹,不超过颜面正中线; 3.沿神经支配区呈放射状神经痛是本病的特征。治疗原则  1.消炎、止痛; 2.防止继发感染。用药原则  1.一般用“A”可自愈; 2.若出现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应频繁点滴病毒唑滴眼液或无环鸟甘滴眼液,球结膜*射病毒唑或无环鸟甘; 3.症状严重者可加用“C”; 4.若继发感染,应全身运用抗生素。辅助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