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半乳糖性白内障是因与半乳糖代谢有关的梅缺陷所引起。此种患儿缺乏半乳糖激梅或半乳糖-1-磷酸尿甘转移梅,以致半乳糖不能转化为葡萄糖而在体内积累,房水中的半乳糖渗入晶状体,使晶状体纤维水肿形成混浊。临床表现 1.患儿年龄多在1—6岁,白内障出现的最早时间为出生后24天,最长者为9岁; 2.晶状体混浊形态不一,多为板层白内障。诊断依据 1.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可在出生后数日或数周发生; 3.多为板层白内障; 4.检查血、尿中半乳糖作为初步筛选; 5.红细胞内半乳糖激酶的测定对确诊有重大意义。治疗原则 1.给予无乳糖或半乳糖饮食; 2.明显影响视力,儿科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用药原则 1.主要给予无乳糖饮食; 2.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如白内停,Sorbinil滴眼疗效较好。辅助检查 1.常规行红细胞内半乳糖激酶测定(正常人37℃),每克血红蛋白的半乳糖激酶为29.12±5.97mv,婴儿为*的3—4倍。) 2.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中的眼部检查为主。 你还没注册?或者没有登录?
如果你还没注册,请赶紧点此注册吧!
如果你已经注册但还没登录,请赶紧点此登录吧!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