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先天性白内障是胎儿在发育过程中晶状体发育、生长障碍所引起。发生原因有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内源性与染色体基因有关,有遗传性;外源性是指母体或胎儿的全身性疾病对晶状体造成的损害,如母亲在妊娠前3个月内患病毒感染,如风疹、麻疹、水痘、腮腺炎等或甲状腺机能不足、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等,均可引起先天性白内障。临床表现 1.先天性白内障多为双侧、静止性,少数出生后继续发展,偶有至儿童期或少年期才开始影响视力者; 2.按晶状体混浊的形态、部位分为六种类先天性白内障,常见的有: (1)前极白内障 (1)因胎胚期晶状体泡沫以外胚叶完脱离所致。 (2)双眼晶状体混浊对称,位于晶状体前囊的正中,成一圆点状,有时突出于前房呈金字塔形,一般范围较小,不影响视力。 (2)后极白内障 其混浊位于晶状体后囊正中,此种白内障虽然多为静止性,但因接近眼球光学结点,固对视力有影响。 (3)绕核白内障(板层白内障):较常见,双侧对称,胚胎核多;较透明,其特征是围绕胎儿核的板层混浊,在核周围有许多带形混浊包绕,并有许多条索样混浊骑跨在带形混浊区的赤道上。其视力下降程度与中央区核混浊的大小及密度有关。 (4)冠状白内障 (1)常双侧对称,不少有遗传因素; (2)晶状体混浊多在青春期后不久出现,位于周边皮质深层,混浊呈大小不等的短棒状,水滴状,其圆端指向中央,放射状排列,形如花冠。 (3)为静止,晶状体中央透明,不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