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草履虫(Paramecium)
  • 锥虫(Trypanosoma)
  • 变形虫(Amoeba)
  • 蛭(Hirudinea)
  • 沙蚕(Nereididae)
  • 涡虫纲(Turbellaria)
  • 绦虫(Cestodea)
  • 海绵动物(Porifera)
  • 鱼龙(Ichthyosaurus)
  • 翼龙(Pterosauria)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知识

    鸭嘴龙

        为一类较大型的鸟臀类恐龙,最大的有 15米多长。鸭嘴龙的吻部由于前上颌骨和前齿骨的延伸和横向扩展,构成了宽阔的鸭状吻端,故名。所有鸭嘴龙的头骨皆显高,其枕部宽大,面部加长,前上颌骨和鼻骨也前后伸长,嘴部宽扁,外鼻孔斜长。特化的前上颌骨和鼻骨构成明显的嵴突,形成角状突起。下颌骨上的齿骨和上隅骨形成的冠状突很发育,后部反关节突显著。上下颌齿列复排,每个额骨上有45~60个牙齿皆垂直复叠。珐琅质只在牙齿一侧发育。颈椎15个,背椎13~15个,荐椎8~11个,尾椎较多,其确切数目,因个体而异。颈椎和背椎椎体为后凹型,背椎神经弧较高,尾椎侧扁,其神经棘和脉弧皆很发达。肠骨的前突平缓,后突宽大,耻骨前突扩展成桨状,棒状坐骨突几乎成垂直状态,有的个体的坐骨远端也扩大。前肢短于后肢,肱骨为股骨的一半长,桡骨与肱骨等长,前足的第二、三、四指较第一、五指发育,前足的各连接面粗糙。胫骨短于股骨,后足的第Ⅰ指消失或仅有残迹,而第V指完全消失,第三□骨较长,后足已发育成鸟脚状。另外,前后足各指皆有爪蹄状末趾。  鸭嘴龙是鸟脚类恐龙最进步的一大类。在亚洲及北美洲等地,晚白垩世的鸭嘴龙化石到处都有发现。鸭嘴龙类可分为两大类群:一是头顶光平,头骨构造正常的平头类;另一类是头上有各种形状的棘或棒型突起,鼻骨或额骨变化较多的栉龙类, 如拟栉龙 (见图拟栉龙(Parasaur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