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疟原虫
  • 腔肠动物门(Coelenterata)
  • 亲代抚育(parental care)
  • 蚯蚓
  • 群体鞭毛虫
  • 生物发光现象(bioluminescence)
  • 生物钟(biological clock)
  • 食物链(food chain)
  • 鸟纲(Aves)
  • 水螅纲(Hydrozoa)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知识

    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

      生活在400万年前至100万年前的人科成员化石。1924年,首先在南非的汤恩(Taung)发现一具幼体的头骨化石。以后在东非和南非的其他地方也发现了此类化石。由于他们有突出的颌,没有下颏,头盖低平,额向后倾,所以外貌很像猿;但脑量已近600毫升,颅腔内模回纹亦较复杂,眉脊不甚发达,牙齿排列紧密、无巨大犬齿,颅底大孔的位置已靠前,髋骨也较开阔,表示已能直立行走,这些方面都和人接近。学者们曾将这些标本定为4属,6种。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新属的名称(如“魁人”、“傍人”、“东非人”等)已被废弃。近年学者们已同意合为一属,即南方古猿属(Australopithecus),归入人科(Hominidae),下分两种类型即纤细型和粗壮型,前者以非洲南猿(A.africanus)为代表,后者以粗壮南猿(A.robustus)和包氏南猿(A.boisei)为代表。本世纪70年代,在非洲埃塞俄比亚阿法(Afar)地区发现了生活在距今350万年前的南猿化石,定名为南猿阿法种(A.afarensis),俗称“露西”。有的学者,如美国的约翰逊(Donald Johanson)等认为,南方古猿阿法种既是非洲南猿的祖先,又是早期猿人“能人”的祖先。一方面从阿法种经过非洲南猿变成粗壮南猿和包氏南猿;另一方面经过“能人”、直立人而发展为智人。这大概就是近400万年以来,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大致情况。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