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始祖鸟(Archaeopteryx)
  • 珊瑚
  • 森林古猿(Dryopithecus)
  • 三叶虫纲(Trilobita)
  • 雀形目(Passeriformes)
  • 取食行为(feeding behavior)
  • 漂浮生物(neuston)
  • 求偶场(lek)
  • 求偶(courtship)
  • 栖息地选择(habitat selection)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知识

    亲缘识别(kin recognition)

      动物具有识别其亲属和非亲属,甚至远亲和近亲能力。小家鼠和卡斯迪蛙(Rana cascadae)的蝌蚪都能辨别以前从未见过的兄弟姐妹,但不能肯定其亲缘识别是靠后天学习来的还是靠先天的识别基因。汗蜂根据与它养在一起个体的表现型相似性,能够识别出不熟悉的汗蜂,让能发出相同蜂巢气味但不熟悉的汗蜂进入巢内,这表明汗蜂具有明确的表现型匹配识别机制。水生动物(鱼和蝌蚪等)的亲缘识别依赖于水中传播的化学信号,鸟类依赖于固定的遗传信号(如鸣叫声);在大部分种类的昆虫和哺乳动物中,嗅觉信号是识别亲属的基础。  亲缘识别是通过自然选择而优选的一种独特的动物行为,因为同时具有利他主义行为和亲缘识别能力的动物,在自然选择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亲缘识别功能有利于动物个体的存活和繁殖成功,直接的途径是自己繁殖的成功,间接的途径是自己亲属的繁殖成功。亲缘识别影响着动物的内在适合度的另一方面是配偶选择,即避免近亲繁殖。亲缘识别的理论基础是亲缘选择和最适婚配。亲缘选择理论解释了亲属间的利他行为,是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扩展,它要求动物个体对不同程度亲属及非亲属的行为反应不同。最适婚配(optimal mating)理论也需要动物能够识别亲属和非亲属、甚至远亲和近亲。动物怎样完成这种高度准确的识别,是本世纪60年代末期以来日趋活跃的领域。这些研究从理论上必将导致从生物进化角度上来理解动物之间的合作及利他行为;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