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单链构象多态性
  • 医学遗传学
  • 遗传
  • 遗传liserliser
  • 基因
  • 功能克隆(funetional cloning)
  • 报告基因
  • 基因迁移
  • 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
  • 染色体畸变综合征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知识

    染色质重塑

    RG1、hBRM 和ISW I相关复合物的组分H snf2L、H snf2h 具有A TP 酶活性。人的SW IöSN F 复合物是1 个有很多分子的聚合物, 包含BRG1 或hBMR 和肿瘤抑制蛋白H snf5öV I21, 它主要激活基因转录, 还与免疫球蛋白, TCR 基因重组有关。ISW I 复合物家族包括RSF、HuCHRAC、CA F1 3个复合物。RSF是1个异二聚体, 组分包括H snf-h, 主要参与转录起始: HucHRAC 含有H snf2h 和染色质组装因子Hacf1, 与异染色质的复制状态维持有关; CA F1参与染色质组装, 改变染色质的状态, 使其与DNA功能相关。实验证明:BRG1、Hbrm、H snf-h、M i 都显示了A TP 酶的活性。此外, 体外实验证明: SW 2öSN F复合物和ISW I 相关复合物的作用机制存在很大差别。ISW I 相关复合物只识别核小体, 而SW IöSN F 复合物识别核小体和-的DNA , 亲和力高, 通过与DNA 作用, 可移动核小体, 产生更易被影响的DNA 区域, 且SW IöSN F 的作用不受组蛋白N 端或C 端修饰的影响。    染色质重组过程中, 核小体滑动可能是一种重要机制, 它不改变核小体结构, 但改变核小体与DNA 的结合位置。实验证明, 这种滑动能被核小体上游的“十字形”结构阻断。但“滑动”机制并不能解释所有实验现象。人们推测, 在重组过程中, 还有其他机制如核小体可能与DNA 分离, 然后核小体经过重排, 结构变化后, 与DNA 重新组装, 产生新的结构形式, 整个过程是可逆的, 受其他因子调节, 某些因子可决定反应进行方向。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