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存在于正常人和动物新鲜血清和组织液中的特异性体液杀菌物质。其化学成分是一组具有酶活性的免疫球蛋白,约占血清球蛋白总量的10%。极不稳定,大部分对热敏感,56℃30分钟即失去活性。早期免疫学研究发现,在免疫溶血反应及溶菌反应中,该物质是必不可少的,故称为补体。近年的研究证明:补体由11种血清蛋白组成,按其发现先后,分别被命名为C1……C9。其中C1又由Clq、Clr、Cls3个亚单位组成,统称为补体系统。在体内,补体系统各成分以酶原形式存在于血清中,只有被激活后成为一系列的酶,才具有溶菌、溶细胞的免疫活性。已知补体的激活途径有二:一是早期发现的经典途径,又称C1通路;二是近年发现的替代途径,又称C3旁路。 在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中,要有抗原抗体复合物存在,以及补体系统的11种蛋白质参加。在激活过程中,这11种蛋白成分可分为三种功能单位:识别单位,由Clq、Clr、和Cls组成;激活单位,由C4、C2、C3组成;攻击单位,由C5、C6、C7、C8和C9组成。同一功能单位的补体分子具有化学亲合性,激活后可相互结合在一起,发挥同一种生物学功能。 补体激活的替代途径发生在抗感染免疫的早期,在体内没有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或是体内缺少C1、C4或C2成分时,体液中的激活物质可直接激活C3,继而完成C5~C9的激活。若干种植物多糖、细菌内毒素、蛇毒、血浆素、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