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 白膜 tunica albuginea
  • 白明胶 gelatin
  • 白化病albinism
  • 半胱氨酸cysteine
  • 半胱胺cysteamine
  • 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
  • 败血症septicemia,sepsis
  • 白血球white blood corpuscle
  • 白血病病毒leukemia virus,leukosis vi-rus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知识

    白喉棒杆菌diphtheria bacillus

      棒杆菌属的一个种。最初由克列布( E. Klebs)所发现,1883年洛弗勒(F.A.J.Lffler)分离出纯菌。该菌可产生外毒素。外毒素是由分子量63,000的单一肽组成的蛋白质;土拨鼠实验的致死量为10-7 克。用温的蛋白酶处理,即被分成分子量为24,000的N末端的*段和分子量为38,000的C末端的B片段。*段具有起毒素作用的活性部分;B片段具有识别靶细胞的部分。其毒素作用的机制是由于在于通过将肽键延长因子 EF-2进行 ADP核糖基化而使其失活,阻抑了蛋白质的合成。它具有很高的抗原性(E.A.von Behring,北里柴三郎),现正继续研究它与抗毒素的反应。为了了解毒素病原性及希克氏(Schick)反应的一些免疫情况,正在通过实验对来自母体的免疫及其消失(出生后约三年)进行着研究。免疫使用类毒素。
        你还没注册?或者没有登录?

        如果你还没注册,请赶紧点此注册吧!

        如果你已经注册但还没登录,请赶紧点此登录吧!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