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视网膜适应暗处或低光强度状态而出现的视敏感度增大的现象。为明适应的对应词。从明处突然进入暗处当时所不能见到的光,随着在暗处停留时间的延长,逐渐地可以看见了,这是日常现象。暗适应的时间进程,对人来说可用心理物理学方法加以精确测定。事先给予充分明适应后,把房间变成暗室,测定对测试光阈值变化的时间进程,即可求得暗适应曲线(见图)。最初2—3分钟,视阈值急速下降,之后变慢,5—10分钟后又开始急剧下降,从而使曲线出现曲折(科尔劳施曲折Kohlrausch′s kink)。以后阈值下降可持续至30分钟左右,然后再变慢,约径1小时达到极值。从开始至出现科尔劳施曲折称为第一相或一级适应,之后称为第二相或次级适应。因为第一相主要是基于锥细胞适应,第二相基于杆细胞适应,所以在仅有锥细胞的中央凹处只能见到第一相。由于暗适应锥细胞敏感度仅增大数十倍,阈值约为0.02—0.15勒克司,但杆细胞敏感度变化可达数千至数万倍,阈值低达0.569×10-5勒克司,因此在杆细胞多的视网膜周边区暗适应能力好,敏感度也高。由于这个原因,在暗处注视(中心视)一个弱光却不得见,而产生中心性暗点(central scotoma)或生理性夜盲现象,若移开视线,通过周边视觉即能看到。因为锥细胞和杆细胞的视感度曲线的极大波长不同,暗适应曲线随测试光波长而异。如使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