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在脊椎动物和头足类,由于各种刺激引起瞳孔的直径发生变化的反射。缩小的状态称为缩瞳、散大的状态称为散瞳。虹彩有两种平滑肌(鸟类是横纹肌),由环状的瞳孔括约肌缩瞳、由放射状的瞳孔扩大肌散瞳。前者受副交感神经支配,后者受交感神经支配。两肌的发生例外地起源于神经性外胚层。进入眼的光强度增加时缩瞳(潜伏期0.2-0.5秒,1秒内完成),光量减小即散瞳(5秒内完成),以此调节到达网膜的光量。这称为瞳孔的对光反射(lightreflex)。人的瞳孔直径可从1.3毫米变至10毫米左右,因此光量的调节约为60倍。高等哺乳类动物的这种反射不仅发生在受光照射侧的眼(直接反射,directreaction),也发生在另侧的眼(共感性反射,con-sensual reaction)。但是在视束完全交叉的低等哺乳类动物、蜥蜴类、无羊膜类,两侧的反应是分别发生的。反射的向中通路在视束后三分之一处分离,至视盖前区形成突触。次级神经元进入构成动眼神经核的一部分的埃丁杰-韦斯特法尔(Edinger-West-phal)核,而离中通路则为动眼神经→睫状体神经节→瞳孔括约肌。支配散瞳的是交感神经系统,中枢在脊髓颈胸部,在上交感神经节形成突触,后至瞳孔散大肌。交感和副交感两种神经系统颉颃地活动,使瞳孔保持一定的大小;但在觉醒时,由于其它知觉性和情感性的刺激,瞳孔大小有不断地微小变化(瞳孔不静,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