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白色农业(white agriculture)
  • 半导体材料(semiconductor material)
  • 办公自动化 (OA:Office Automation)
  • 比较医学(Comparative Medicine)
  • 并行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
  • 博客(Blog/Blogger)
  • 超级网站(Super Website)
  • 磁悬浮列车(Magnetically Levitated Train)
  • 大科学(Big Science)
  • 地球模拟器(Earth Simulator)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知识

    地震矩规模(moment magnitude scale)<%=id%>

        我们知道,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了地震矩规模(Moment Magnitude Scale)为9.0的强震。地震引发海啸,造成了印度、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泰国地估计超过40万人的死亡。

        这是有史以来有量测记录的第四大地震,比本次印度洋大地震规模更大的有:

        1. 于1960智利大地震,地震矩规模9.5。

        2. 于1964年于阿拉斯加Prince William sound的“Good Friday Earthquake”,地震矩规模9.2。

        3. 于1957年于阿拉斯加Andreanof Islands大地震,地震矩规模9.1。
       
        这里使用的地震矩规模是地震规模中的一种,用以表示地震的大小。早期地震规模是根据震源距离的远近,采用地震记录中不同地震波振幅和周期来加以估算,因此根据地震仪特性、震波性质(如体波和表面波)及震源深浅远近可以界定出各种不同的地震规模。例如,1935年由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及古腾堡共同制定了里氏地震规模。但由于里氏地震规模与地震源的物理特性没有直接的联系,且在8.3至8.5级左右产生饱和,使强度不同的大规模地震显示同一数值。因此,面对特大级地震时就无法科学测估。

        1979年,加州理工学院的金森博雄教授(Dr. Hiroo Kanamori)提出了地震矩规模,用以计量超级大地震。其优点就是:它不会像里氏地震规模那样饱和。即,大于某规模的所有地震之数值都相同的情况不会发生。另外,该标度能更好地描述地震的物理特性,如地层错动的大小和地震之能量。

        因此,地震矩规模已经取代里氏地震规模成为世界地震学家估算大规模地震时最常用的标度。目前,美国地质测量局对规模小于3.5级的地震不使用地震矩规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