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应对21世纪的挑战,重振美国制造业的雄风,1991年,美国里海大学的几位教授首次提出了敏捷制造的概念。他们在美国国会和国防部的支持下会同美国众多工业界的主要决策人在向美国国会提交的《美国21世纪制造战略报告》中对敏捷制造的概念、方法及相关技术做了全面的描述,是美国进行先进制造技术研究的重要里程碑。 在报告中,作者们建议通过综合运用近年来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上迅猛发展的产品制造、信息集成和通讯技术来构造一个全新的竞争系统。在该系统中,最基本的目标是把产品生产所需的所有资源――人,资金和设备(包括企业内部的和分布在全球各地合作企业的)通过计算机和通讯技术联系在一起进行集中管理,实现它们的优化利用。报告提出了一个崭新的工业生产模式――以动态联盟为基础的敏捷竞争模式。 敏捷化思想的出发点是基于对未来产品和市场发展的分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产品的需求和评价标准将从质量、功能的角度转为最大客户满意,资源保护,污染控制等等。产品市场总的发展趋势将从当今的标准化和大批量到未来的多元化和个人化,1小时照片冲印和立等可取的配眼镜服务就是我们今天能看到的敏捷制造的范例。 敏捷制造认为,在未来的新生产模式下,决定产品成本、产品利润和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是开发、生产该产品所需的知识的价值而不是材料、设备和劳动力。发达国家在认识到它们无法与发展中国家在人员工资和劳动力成本上竞争之后,希望能尽可能地获取利润中的知识部分,希望掌握迅速把知识融进产品转变为利润的方法和手段。 竞争使得一个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制造技术越来越复杂,生产批量越来越少。过去大批量生产的刚性生产线,显得越来越不适应。竞争要求企业能将原有的刚性生产模式改成敏捷化的;要求企业能迅速进行重组,以对市场机遇做出敏捷反应,生产出用户所需要的产品。当发现单独不能做出敏捷反应时,能通过高速信息公路的工厂子网和其他企业进行合作,从组织跨企业的多功能开发组到动态联盟,来对机遇做出快速响应。敏捷的概念就是要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提高其驾驭未来市场和竞争环境的能力。使其能从变化的调整中掌握主动并赢得竞争。敏捷竞争要求企业能最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信息和现代技术,能通过并行工程和仿真技术的利用,通过对全生产过程的仿真模拟来实现第一个产品就是最优产品的目标从而彻底取消原型和样机的试生产过程。敏捷性使企业能以更快的速度、更好的质量、更低的成本和更优质的服务来赢得市场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