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多瓦共和国概况
国名:摩尔多瓦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Moldova)
独立日:8月27日(1991年)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2∶1。从左至右由蓝、黄、红三个竖长方形组成,中间绘有国徽。摩尔多瓦曾于1940年成为原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1953年起采用带有五角星、镰刀、铁锤图案,中间有绿色宽条通过旗面的红旗。1990年6月改国名为摩尔多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1月3日启用上述新国旗。1991年5月23日改国名为摩尔多瓦共和国。
国徽:为一只鹰及鹰胸前的盾徽等图案。鹰嘴叼着金色十字架,两爪握着橄榄枝和权杖。雄鹰是摩尔多瓦民族崇拜的图腾,它象征着人民英勇顽强和不怕困难的性格特征,代表人民热爱和平,追求光明和幸福。鹰胸前的盾面上红下蓝,*的公牛头象征公理和正义,牛头上方为一颗八角星,左右两侧为一朵五瓣鲜花和一弯新月。
国家政要:总统弗拉迪米尔·沃罗宁 (Vladimir Voronin) ,2001年4月当选总统。
自然地理:摩尔多瓦是位于东南欧北部的内陆国,面积为3.38万平方公里。绝大部分国土介于普鲁特河和德涅斯特河之间。西邻罗马尼亚,北、东、南与乌克兰接壤。地处平原,境内丘陵起伏,河谷和山谷相间,平均海拔147米。中部为科德腊高地;北部和中部属森林草原带,南部是辽阔的草原。最高点是西部的巴拉涅什特山,海拔430米。河流众多但大部分短小,德涅斯特河和普鲁特河为境内两大河流。地下水资源丰富。森林覆盖面积占全国领土的40%,三分之二的土地为黑钙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人口:2000年初有364.5万。其中与罗马尼亚人同宗同文的摩尔多瓦人占64%,乌克兰人占13%,俄罗斯人占13%。此外还有加告兹人、保加利亚人、犹太人和日耳曼人。官方语言为摩尔多瓦语,通用俄语。多数居民信奉东正教,少数人信奉犹太教。
首都:基希讷乌(chisinau / kishinev),位于摩尔多瓦中部,座落在德涅斯特河支流贝克河畔,有500多年的历史。
简史:摩尔多瓦人与罗马尼亚人同宗同文,都是达契亚人的子孙,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直到14世纪上半叶,达契亚人逐渐分为3支:摩尔多瓦人、瓦拉几亚人和特兰西瓦尼亚人。古代的摩尔多瓦的国名为达契亚-图拉真国,它后来又形成了罗马尼亚、摩尔多瓦和特兰西瓦尼亚三国。1359年博格旦一世创立了独立的公国。16—18世纪它遭受奥斯曼帝国占领。18世纪末,德涅斯特河左岸并入俄国,1812年改称比萨拉比亚。1918年11月罗马尼亚占领了比萨拉比亚。1924年10月12日成立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属乌克兰。1940年苏联军队进驻比萨拉比亚,8月2日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建立,并加入苏联。1990年6月5日,摩最高苏维埃通过决议,将国名改为摩尔多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90年6月23日,摩尔多瓦最高苏维埃通过共和国主权宣言。1991年5月23日,改国名为摩尔多瓦共和国。1991年8月27日摩尔多瓦宣布独立,脱离苏联,同年12月21日加入独立国家联合体。摩独立后,与罗马尼亚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活跃。1993年8月5日,摩尔多瓦议会又否决了摩尔多瓦加入独联体的决定。1994年4月8日,摩尔多瓦议会批准摩加入独联体。
*:1994年7月29日通过的宪法规定,摩尔多瓦是一个主权、独立、统一和不可分割的国家,坚持*多元化条件下的民主,实行总统制、三权分立,公有和私有制并存。议会实行一院制,共有议席101个。2000年7月27日生效的修宪法案规定,摩尔多瓦由原来的半议会制共和国改为议会制共和国,将总统的产生方式由全民普选改为议会投票选举,总统在国家事务中的权力被削弱。
宪法:1994年7月28日,议会通过了独立以来的第一部宪法。规定总统是国家首脑,但由议会批准政府组成并监督其运行。确定其经济是建立在私有和公有财产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宪法规定,摩尔多瓦是中立国,不参加任何国际军事联盟。
外交:摩尔多瓦是中立国家,奉行独立自主的全方位外交政策,把巩固国家独立、主权、领土完整放在首位。在发展同西方关系的同时,努力恢复与独联体各国的传统关系。不允许在其领土驻扎外国军队。
与中国关系:1991年12月27日,中国正式宣布承认摩尔多瓦共和国独立。1992年1月30日,摩中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2003年2月,摩尔多瓦总统沃罗宁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摩尔多瓦共和国联合公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