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和陕西师范大学等单位合作开展的麻类等纤维质预处理、糖化液酵解生成燃料乙醇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了“麻类等纤维质酶降解生产燃料乙醇技术”,麻类纤维质总糖转化率达到67%,燃料乙醇转化率在40%以上。12月11日,该项技术通过农业部成果鉴定。
该项目首次将微生物发酵技术应用于苎麻、芦苇和玉米芯等生物质合成燃料乙醇的预处理,开创了苎麻韧皮超临界二氧化碳介质中酶法预处理的先河。开发的高活性纤维素酶、木聚糖酶的活力显著高于国内同类水平。以木质素含量低的苎麻作为酶降解生产燃料乙醇的原料,将超临界二氧化碳酶法脱胶、微生物发酵技术和酶工程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苎麻生产燃料乙醇的新技术与新工艺。结果显示,苎麻韧皮、麻秆、玉米芯和芦苇的总糖转化率达到67.0%,糖醇转化率达到43.8%,达到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属自主创新成果。
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所长熊和平表示,利用苎麻等纤维质生物降解生产燃料乙醇,“十一五”可望形成规模化生产工艺技术,为缓解我国能源危机提供了新的途径。他还透露,该所以麻类纤维自主研制生物材料也有重大进展:所生产麻塑增强材料具有环保增效功能,麻纤维颗粒通过增压后,是注塑成汽车部件和建筑材料的不可多得的新材料。超薄环保型麻地膜,强度高,保温保湿效果好,产品性能指标超过国内外同类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