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6月15日电(记者 瞿剑)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今天公布的一项权威报告显示,在我国能源瓶颈中起主要作用的工业部门能源效率水平偏低,主要是由生产工艺落后、企业规模偏小、能源结构不合理和原料路线落后、技术装备水平较低、通用耗能设备较差等五大因素造成的。
报告显示,工业部门是我国的能源消费大户,其能源消费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一直保持在70%左右。2003年工业能源消费量达到80398.58万吨标准煤,占当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50%。其中,1990-2003年,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的能源消费量占整个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分别上升6.4%、9.5%和0.5%,化工、造纸的能耗比重则分别下降2.4%和0.8%,以上几个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量占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由1990年的66.9%上升到2003年的79.7%,重化工业特征在能源消费方面表现非常明显。
但在几种能源密集型产品能耗指标的国际比较中,报告显示,我国都处于比较落后的位置,比如2000年原煤耗电,我国为30.9千瓦时/吨,美国为17.0千瓦时/吨,相差81.8%。
报告在分析这种能效差距时列出五个主要原因。
一是产品结构和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