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杜华斌) 据物理学组织网站11月12日报道,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历时10年,研究出一种中孔结构自组织单层膜(SAMMS)海绵状粒子。专家称,SAMMS粒子在有毒金属物质清除中作用极大,有望很快在工业排放物净化、清除原油和饮用水中的有毒金属等方面发挥作用。
这种粒子大小仅有五百万分之一米到五千万分之一米,仅仅能够在显微镜下才能看见,形似蜂窝状,蜂窝小洞只有几纳米宽。这些粒子所具有的海绵性质,使它们每克具有595平方米到1022平方米的表面面积,因此能有效吸附有毒物质。
SAMMS粒子由玻璃或自然硅藻土做成,这些粒子的表面可以带有各种不同涂层,这些涂层能够分别吸收特定的有毒金属。如含硫的有机涂层可吸引金属汞,而含铜的有机涂层能够凝固砷和锕系放射性金属。
最初,美国太平洋西北实验室的科学家家研制这种粒子的目的主要是用于清除核设施泵油里面的金属汞。但在过去3年里,科学家逐渐拓宽了该粒子的使用范围,并与其他公司合作使其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理查德·斯卡格说,SAMMS粒子技术能够解决日益凸显的水处理问题,其对砷和汞的处理能力就是很好的例子。在美国许多地方,水中含镭是个大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