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材料技术发展需集群战略
  • 稀土复合电热膜电—热转换率99%以上
  • 日本开发出新型涂料
  • 汽车轻型结构钢宁弯不折
  • 新型涂料为汽车尾气滤毒
  • 铁电材料和铁电效应
  • 新加坡制成纳米隐形眼镜
  • 美科学家发明液体纤芯波导管
  • 韩开发大量生产纳米粒子新技术
  • 以色列等国制出人造蜘蛛网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抗菌钢:期待走进寻常百姓家

    场合无法使用。无机抗菌剂主要是作为添加剂,制成具有抗菌作用的布料、塑料制品、活性炭、卫生陶瓷等,使用范围日益广泛。但在耐热、耐磨、抗蚀、强度和成型性方面,不能满足许多日常使用需求。因此,在制造厨房机械、医疗器械、卫生间用品和进行保洁装修时,必须使用具有抗菌作用和形状各异、外形美观的金属制品。这种新诞生的具有抗菌抑菌作用的不锈钢,无疑是人们心目中的理想产品。 

      记者了解到,抗菌不锈钢按抗菌性产生方式分为两种:镀膜式和自身抗菌式。前者可以改造已有的不锈钢产品,即在不锈钢上镀上带有杀菌性的金属材料,或其它有杀菌作用的无机材料,但缺点是易磨损、易老化,随温差及外在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从而使不锈钢失去抗菌性;后者则是在不锈钢生产过程中添加一些具有抗菌作用的金属元素,再通过特殊的处理使不锈钢本身产生抗菌性,它没有前者的缺点,而且成本低、易于加工。杨柯课题组开发的就是后者自身抗菌式抗菌不锈钢材料。 

      我们翻看中科院理化所抗菌检测报告、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沈阳军区医学检测中心的检验结果,其中有4种细菌的检验数字引人注意:大肠杆菌杀灭率99.9%、金-葡萄球菌杀灭率99.5%、白念珠菌杀灭率99.0%,枯黑菌杀灭率86.6%。常识告诉我们,这4种细菌是平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能够达到这样的杀灭效果,证明了抗菌不锈钢的广谱抗菌性。 

      沈阳市疾控中心、沈阳军区医检中心人员接受我们采访时说,他们一共进行了3项试验:抑菌性能检测、抗菌试验和水溶液中的抑菌/抗菌试验。 

      在抑菌性能检测中,抗菌不锈钢试片经人有意用手抚摸、用不洁布擦拭,其上应带有大肠杆菌等微生物。但经细菌培养,发现试片不带菌,证明了该材料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通过这种杀菌和抑菌的自清洁作用,可使材料制品保持无菌状态。专家表示,这种作用对某些场所十分重要,如医院无菌手术室、医疗器械、大专院校的公共食堂及厨房餐具、食品机械、公共卫生用具及对卫生要求十分严格的地方等。 

      随着对材料成分和显微组织的调整和优化,抗菌效果还会进一步提高。杨柯介绍说,在水溶液中的抑菌/抗菌试验中,他们将抗菌不锈钢试片浸泡在配制好的菌液中,经不同时间浸泡后,观察菌液中的菌落数。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和金-葡萄球菌的杀灭率达到90%-95%,表明材料在水溶液中也能杀灭细菌。即不仅能够杀灭直接接触的细菌,还能够通过溶液的扩散杀灭非直接接触的细菌。 

      目前材料领域对于“杀菌”和“抗菌”还没有明确的定义。杨柯告诉记者,一般将抗菌理解为抑制细菌的发育、成长和繁殖,杀菌则是杀死微生物。抗菌不锈钢能够使其上附着的细菌不繁殖、被杀死或把菌数抑制在低水准状态,而且并不改变普通不锈钢的强度、耐蚀、美观的特性,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一位年轻助手在旁边笑道:“这不是给细菌又树了一个天敌嘛!” 

      期待早日走进百姓家 

      杨柯课题组在不断突破,目前他们已完成了铁素体抗菌不锈钢、奥氏体抗菌不锈钢的科研工作,并申报了两项国家发明专利,拥有全部的自主知识产权。 

      好技术自有好市场。敏锐的浙江商人早在去年秋就开始与金属所联系该项目的产业化生产。于是,浙江兴利特钢有限公司便应运而生。最近,课题组与该公司合作完成了中试试生产,已生产出自身具有长效、广谱抗菌性能、并具有良好的加工工艺性能和耐蚀性能的不锈钢材,包括铸件、薄板材、管材和棒材。目前,双方正在为生产、开发相关的产品、构件、设备作技术准备。公司负责人表示,他们将通过合作,尽快把该成果转化为产品推向市场,让抗菌不锈钢早日为人类的健康服务。 

      科研竞争时不我待。杨柯谈到,除了他们的课题组,目前日本厂家也在进行抗菌不锈钢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先于日本、优于日本,让抗菌不锈钢尽早进入寻常百姓家。”这是杨柯的心愿,又何尝不是路甬祥院长的心愿、师昌绪院士的心愿、以及13亿老百姓的心愿呢?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