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渠玉芝发明的渠氏热超导管,被国外称之为“渠氏理论传热技术”,已应用于我国的部分炼油厂、钢铁厂的余热回收、电脑CPU的散热器、青藏两路冻土地带的路基加固处理等方面,其传热和节能效果十分明显,已引起国外关注。曾参与过渠氏热超导管应用开发、并有机会接触过其大部分技术资料的西北工业大学翟平教授近日呼吁,期待能有更多的国人予以关注。
翟平教授说:渠氏热超导管与上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常规热管完全不同。常规热管是靠管内介质液态和气态的相变传递汽化潜能,它受到温度和循环相变速度的限制,有热损,寿命也不高;而渠氏热超导管的传热介质是由多种无机元素组成,在外因热的激发下利用微粒子的高频率振动(每秒2亿次以上)传递热量,无相变,热阻为零,故称为热超导。
据介绍,渠玉芝的热超导介质研究成果分别在1997年和2000年取得了国际和美国专利。华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一个科研小组对此所做的检测报告称:热超导管的出现,将影响所有的热量传递领域,尤其对热能利用率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并为太阳能、地热的开发利用,为低能级热量的回收再利用等开通了一条高速通道,其发展前景目前还难以估量。
这项发明在美国斯坦福研究院进行了长达数年的测试,结果表明:传热效率达100%,热流密度每平方米大于8000千瓦,连续1400天运行后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