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法国《未来科学》网站4日报道,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的研究人员在纳米晶体管中产生了红外辐射(即兆兆赫兹辐射),由此证实了“纳米晶体管可以作为电子输运管”的理论。
“纳米晶体管可以作为电子输运管”的理论建立于1993年,是由法、美两位科学家提出的。他们从理论上证明了,一个位于场效应晶体管中的二维电子气流,可产生兆兆赫兹频率等离子体振荡。为了解释这种现象,他们证明了电磁振荡和声学振荡之间有相似之处,认为晶体管中的等离子振荡,与笛子空腔中空气传播方式一样。
近年来纳米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纳米晶体管的出现,使得这一理论得以证实。
空气在笛子空腔中的传播方式由吹奏的强弱、笛腔、上端开口等乐器构造的形式决定。法国科学家采取的实验方式是:用电流激发位于纳米晶体管栅下方的电子等离子体,犹如空气吹入笛子、产生笛腔内的声波一样。当电流达到一定的强度(临界值)后,受到激发并加速的电荷即可产生频率为兆兆赫兹的电磁辐射,这个临界值相当于吹响笛子所需要的吹气强度。
由于兆兆赫兹辐射是由质子组成的低能量源,因此对生物细胞的危害很小,用它作为成像技术中的辐射源,可以避免以往用X光线医学成像技术带来的副作用。
你还没注册?或者没有登录?
如果你还没注册,请赶紧点此注册吧!
如果你已经注册但还没登录,请赶紧点此登录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