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2月2日讯 日前,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江雷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小组成功地通过调节“光”和“温度”实现了纳米结构表面材料超疏水与超亲水之间的可逆转变,制备出超疏水/超亲水“开关”材料,在功能纳米界面材料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其论文分别在《美国化学会志》、德国《应用化学》发表后,得到英国《自然》和美国《科学》杂志的高度评价。据介绍,这两项研究成果未来将可能应用于基因传输、无损失液体输送、微流体、生物芯片、药物缓释等领域,具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江雷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小组制备的用“光”调控的超疏水/超亲水“开关”材料的论文在国际化学领域的权威杂志《美国化学会志》发表之后,立即被《自然》杂志报道。后者称这一材料为“同时疏水/亲水的材料”,并指出由该小组制备的纳米氧化锌阵列结构薄膜就如同一块“纳米地毯”,这种结构所具有的超疏水特性可以使该材料具有不沾水和自清洁的作用。通过紫外光的照射,“地毯”又成为超亲水的材料,使水能够存留在粗糙的纳米结构中。此可逆的“开关”过程经过多次重复而保持性质不变。
2004年初,国际权威杂志德国《应用化学》还报道了江雷研究小组制备的用“温度”调控结合表面化学修饰和表面粗糙化实现的超疏水/超亲水“开关”材料的重要成果,这篇文章同时被推选为德国《应用化学》的VIPVery Important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