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中国芯片产业持续增长 成跨国巨头投资热土
  • IP电视浮出水面
  • AVS101高清解码芯片研制成功
  • 家用电脑可望媲美超级计算机
  • 加拿大成立网络事故应急中心
  • 中日下一代互联网合作初步取得成果
  • 邮递员最佳投递路线软件问世
  • 摩托罗拉、微软联手推出MPx220、MPx电脑手机
  • 三星电子展示CDMA新品阵容
  • 即将到来的网络电话时代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信息

    谁是推动信息产业再辉煌的手

    这一问题的新技术手段,网络运行商和信息服务商投资开发的重点,主要是解决有关信息系统本身缺陷和安全性问题。 

      蒋博士说,目前,解决“复杂性管理”问题的技术方案,主要是以IBM公司为代表的系统“自主运算”策略。即通过自主管理系统,让系统本身找出故障问题,以应对由于系统复杂性人工难以解决的问题。具体说,自主运算的策略包括三步:第一步,可以做到让系统告诉问题出在何处;第二步,对出问题的地方进行诊断;第三步,进行自动修复。这一策略要达到的目的,就像人的手指被划破后要让其自身重新恢复生长起来那样,这对于大规模计算系统来说尤为重要。 

      蒋博士说,目前“自主运算”技术方案尚在初始阶段,如果说解决这一问题像是建20层高楼的话,那么现在的进展尚在建第一层楼的阶段。 

      网络要求速度以太光纤网将使网速跃上新台阶 

      新泽西理工大学计算机工程系洪伟年教授说,由于互联网已成为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利用音频、视频等传输数据,已成为日常工作的主要方式,对网络传输速度要求似乎也是永无止境。为适应这一要求,以太光纤网也就应运而生。 

      洪教授说,以太光纤网也叫以太无线光纤网。通俗地说,就是将光纤通信技术加入目前的因特网中去,使目前音频、视频数据转化成光信号在现有的光纤上传输,这样一来,现在传输速度只有几十兆比特的因特网速度将更上一个台阶,变成千兆比特(GIGABIT)传输速度的以太无线光纤网。以太无线光纤网的数据传输速度,可以满足宽带等通信的要求。目前,以太无线光纤网每秒千兆比特的传输速度已能在实验室实现,现阶段的科研重点,主要集中在增加通信容量及改善通信质量方面。同时,下一代因特网也将是集成优化这些要素并使其相互补充完善的网络。 

      洪教授说,作为下一代互联网里程碑式的热门技术,以太无线光纤网已引起不少公司的重视。美国思科公司正在为此测试传输速度为40Gb/秒的路由器CRS-1。预计,以太光纤网在未来几年内将商业化。 

      关键取得突破无线高速网络发展持续走红 

      蒋博士表示,自2004年成为企业建设下一代网络的首选以来,随着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突破,无线高速网络将继续看好。最近的“道琼斯指数”调查表明:无线网络技术正成为企业最主要的投资领域。 

      蒋博士说,2004年,无线高速网在应用发展的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如英特尔公司在无线网络外部架设企业防火墙,以简单、经济的措施促进无线网安全问题的解决;该公司还致力缩短用户联入无线网络的时间,有效地解决接入点太少的问题;可升级的服务器与高性能、高集成性的刀片式服务器,越来越得到IT行业企业主管们的青睐;还有无线全球服务进一步完善,这些均极大地促进无线高速网络技术的持续发展。 

      用电源线连网家庭网络化即将成为现实 

      新泽西理工大学计算机工程系周孟初教授认为,家庭网络化,即把家中的几乎所有消费电子设备连成网络,成为IT产业的一个重要的新增长点。周教授说,利用最初的网络解决方案———以太网5类线缆,加上灵活的无线网络技术,及新推出的利用电源线(POW鄄ER-LINE)传输网络信号的连接方式,家庭网络的覆盖率越来越高,最终把家中几乎所有消费电子设备连成网络即将成为现实。不过,配合数字家庭的建设,终端用户与主干网络之间高质量联接,包括用户各类有线和无线的计算资源与主干网的接入与接出联系,仍是目前网络上的主要问题之一。目前,三星、索尼等公司正在开发数字家庭的相关技术,预计家庭网络技术几年后就可商业化。 

      此外,蒋博士表示,网络搜索引擎仍具市场活力。有关网络搜索引擎软件不仅适用于目前网络上的信息搜索,而且可用于帮助企业、甚至个人管理各种信息数据。 

      看来,尽管信息产业目前似乎前景迷茫,但从几位专家的意见来看,信息产业尚有大量的新技术正在开发、孕育之中,推动信息产业重振雄风的“重量级”技术也是指日可待的。(本报纽约2月1日电)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